澎湃市政厅主编王昀、上财研究员孙哲| 重新发现城市:“你的地方”的参与式传播实践

发布者:廖鹏然发布时间:2020-03-24浏览次数:12



-沙龙简讯-

2019年4月24日,澎湃新闻市政厅主编王昀、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孙哲,共同参加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切问近思半月谈·新时代媒体实践”的沙龙,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陆晔教授,研究员谢静教授等参加了讨论。王昀呈现了“你的地方”中一个个鲜活的经验个案,并认为这些个案从不同的侧面拓展了人与城市、人与地方的多重维度的联系。孙哲则用“驯养、公共性、叙事”三个核心词,认为这一实践制造一种“流动的机制”和“流动的主体性”,从而让我们有机会真正触及城市的原真性。


王昀: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去年我们在上海双年展呈现的“你的地方”参与式传播实践。我是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的主编。澎湃市政厅强调专业性和市民性,关照城市的多重维度,向内和对外的合作。我们想呈现和发现的是“作为个体镜子的城市”——城市里久为沉淀的、与宣传片和影视剧里不同的层面。

2018年11月12日我们举行了“圈地大会”,让参与者记录并分享感兴趣的地方,从1939年初版、1947年第二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出发,每位参与者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以个案分析的方式探访上海数十年商业生态的变迁。通过考察与梳理城市中的公共生活空间,“你的地方”将为为城市寻求更理想的未来。在地方之间,地方的人之间,形成各种层次的互文。从而我们形成了多个基于地点的项目。


项目之一《北京东路,Made in Beijing Dong Lu》,不仅关心自己的地方,还关心他人的地方。该项目给每位参与者100块钱,在北京东路买到的东西做展览,这一展览呈现出;而顺昌路的展览名为《顺昌路使用手册》,他们带来了一组乐队,呈现了各种媒介形式,文字、图像、视频、VR、装置;而在《占领丰记码头》的个案中,采用了环境戏剧的艺术形式,抖音网红的阿姨到了现场,呈现了破败的街区,重现生活场景,和街区现在的关系,也让我们看到原来的日常生活已经消逝了;《南舍难离》南市区拆迁20年,采用了南市区撤销20年的口述史、小册子。


在《大学路》的案例中,他们用消防整改单贴满了整条路大家在二楼以上开成商铺,后来都收到了整改的通知。城市究竟是被规定的,还是自发生长出来的?在这个案例中,参与者画了地图、采访了店主、做了店主的故事。《星梦剧院》把粉丝文化放到场景之中,这一案例呈现了上海城市的复杂性,老的城市发展有一个自己的逻辑,但是女团有一个空降的文化,新时代的亚文化在城市里头蓬勃生长起来的;《苍蝇小馆》则出现了多重感官的要素,有视觉,嗅觉(果冻),味觉,混合现实;《弱的地方》做了一个装置来表现,等等。


总之,在这些案例中,体现出“参与式传播”的特点,我们积极发动主体,主动表述自己地方的积极性,而参与式传播的节点就是“圈地”的种子选手、观察员老师,还有被采访对象。在这些案例中,也出现了“网红式的被观看”,许多人将现场的照片和视频传播到朋友圈,形成了一波转发的热潮。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城市本身既是研究对象,也是工具,城市既是展场,也是媒介。


孙哲:刚刚王老师提到的“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参与式传播)”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在“你的地方”这一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传播事件”到“制造事件”的变化,从事件内容生产的本身讨论它的介入性,事件的生产与媒体报道是一体的,并不是先有事件,再有传播。有点像是调查美学,像是社会学的报告,艺术家还是社会学家?王昀做了很多记者性的东西,是有建筑学行动力的。


怎么去发现城市?我自己也做了探索,做了一个《虚实之间:音乐谷的空间叙事》,三个工作坊,改造了三次地图(实例地图、粉丝地图),在其中客观的地图变成了主观的、群体的地图。我们用工作坊,而非问卷的方式,和在地居民发生关联。


在王老师做的这个项目中,我想说核心的三个点:1)驯养,从空间的视角变成地方的视角,星巴克、嘉里中心抹杀了地方。地产品牌和连锁店是空间的视角,地方是私性的、发生关联的。要有能力去把空间转化为地方,创作、再现。驯养,和一个地方相处变熟,建立和个体关联的情感。2)公共性,公共空间。publicness,从公共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公共性是反消费的,不涉及任何意义的消费。我把澎湃和PSA作为案例。多元主体、相互对话。主体能在咖啡馆中参加辩论,有debate。比如波伏娃的咖啡馆。公共空间是可以有讨论、共识、生长的可能性。从私到公的过程。3)叙事,什么东西真正定义你之为你?这是一个叙事的问题,我们能够去主导历史记忆的话语权,这才作为作品。叙事作为作品是和博物馆相关联的。不管是VR/装置/博物馆,都在于意义叙事。叙事能够打通私和公。


这三个词,驯养,公共性,叙事——从中可以发现一种流动的主体性,不强调单纯本地,也不是迎合外部,是一种单纯的在地性,对一个街区有实践、生产,而不只是消费、网红打卡就走了,能够制造一种“流动的机制”和“流动的主体性”,真正面临发现的城市问题:本真性、地道。但是上海本身就是流动的,没有所谓真正的authenticity。政府“恢复历史原貌”是真的能做到吗?


孙玮:1)我听了非常激动,孙哲老师刚刚讲的说的和我们做城市传播非常相关。我前几年的论文就是《从空间发现地方》。我们要找自己的点,抓经验对象,传播本来就是参与的。传播包括了实践和参与。这个个案非常好,可以有非常多东西可以开掘。2)王昀是做记者出身,有这么多的想法,打破对于记者身份的认知。记者不是拿一个采访本去再现。3)通过强有力的叙事发现空间、地方、在地性,作为市民和个体的公共参与和主体性,和商业/行政的力量形成张力的关系。刚刚讲的案例,基本上地点都非常熟悉。“混合现实”等等概念,我们听了都很激动,这就是新闻传播实践结合城市介入到公共城市当中。不论是知识分子作为研究,还是做实践,都是很好的展开。


上海历史很丰富,被遮蔽的太多了,就包括南市、顺昌路,应该以更多的方式来挖掘上海的历史。上海城市的历史的丰富性、城市的多个面向,被遮蔽的太多,这个项目对于上海的历史,对上海本地的特殊性,熊月之:上海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城市。


陆晔:只有孙哲的项目做到了陌生人之间的参与。


孙玮:刚刚涉及到的很多上海特殊的东西,还没有表现出来。上海开埠100年,东早和申江服务导报,申报要比东早好。公共性。媒体的地方性是有欠缺的,在地性的挖掘比不上。传播如何在地化?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谢静:市政厅项目是可以研究的对象,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做研究。其中呈现的上海不是上海宣传片和影视剧的上海。要学习知识、要参与和体验。


陆晔:没有一个本真意义上的上海人,找到地方感,就会形成地方感。


孙哲:《全球城市》小城市的地方是明显和固定的,纽约、伦敦、巴黎会有城市流动性和本真性的问题,是没有确定的答案的。


陆晔:每个人地方感的建构是不同的。


谢静:艺术的层面,对地方性的构造带来的变化。艺术的、审美的、体验的。既好玩,又可以从学术和生活上改变自己。


孙玮:新媒体研究最前沿的,发起的,就是从艺术的角度,而不是传播和量化进去的。徐冰、巫鸿,对艺术特别敏感,新媒体、媒介物质性,媒介性的使用,艺术是最前沿的。


崔迪:孙哲是离经叛道,社会学的主流是社会控制和社会功能,自上而下的范式,社会学在权力核心也被收编;艺术家和学者对于上海的理解是私人经验还是普遍意义的经验?打工族、社畜是不是以这样的方式理解地方?个体经验的接入;传统社会学是否对于结构也有回应?


孙哲:列斐伏尔的空间辩证法提出地方经验和整体城市性的关系,社会学在理论层面是可以做到的。快递小哥也在串联社区,最可见,最被排斥的,需要实证性的研究;个体和城市之间的关联,城市性的理解是可以解释的;定量和定性是不同的语体。介入内容的传播和用数据来传播,是不同的。用更多的数据、指标化,去测量。


陆晔: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王昀的转变,重要的是在于她做了就可以了,实践意义和话语意义的不同。在今天关于城市的定义的方式变化了,过去来自行政、商业、主流话语权的学者,在今天更多的主体参与近来,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局限,但我们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呈现出的不同的景观。今天的城市和个体的关系。大的环境,城市层级的变化。新媒体嵌入城市形成的混杂的东西。展出的那一步特别重要,那就是叙事。展厅展出,作为一个事件被记录。观众看完了主展厅,在留言簿上写东西,这个对于做传播学研究,值得学习。执行力、操作,在城市身在其中,是地方的一员。个人和大的时代发生一种连接。


孙哲:我在巴黎生活了6年,只有这个项目出来了,才能说明上海是独一无二的城市,这是世界级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