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力量”圆桌对话暨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新书发布

发布者:廖鹏然发布时间:2019-11-28浏览次数:13


11月23日下午,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媒介的力量”圆桌对话会暨“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新书发布会活动在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小白楼3楼报告厅顺利举行。

从结绳记事到报纸、广播、电视,从莎草纸到社交媒体,媒介史同时也是人类史,人类文明的繁衍存续与媒介技术的演进息息相关、互相型构。如今,数字媒介不断生产新型社会景观,引发人类交往、知识的新变革。流行话语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性热词的繁荣涌现,都预示着媒介正在社会生活中凸显出愈发显著的力量。立足于理论与现实交织的双重语境,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紧密合作,推出了“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图书。这套译丛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从英国著名学术出版机构Polity Press引进的一套前沿学术丛书,6本书分别阐释了6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本雅明、海德格尔、维利里奥、卡斯特、基特勒和齐泽克)对媒介的认识与思考。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主任黄旦教授和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担任主编。从2018年2月到2019年11月的690天里,这套书完成了从选题、策划、翻译、编校、出版、推广的全过程,并且首创“译者征集令”,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译者,并邀请专家评审、筛选,以严格的学术把关程序确保了译文质量。“媒介道说”丛书的三轮预售达到了近1000套的规模,在学术出版物类别中成绩卓著。

新书发布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曾白凌社长表示,这套丛书的出版过程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严谨的学术把关,尤其体现在对译者的层层选拔上;二是合作型知识生产的尝试,使单纯的编辑出版流程转变为编者、译者、学者、读者相互学习、交流、参与的事件。

“媒介道说”译丛主编、中心主任黄旦教授认为,所谓“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都离不开媒介连接、转化、生成的力量。这套译丛一方面使我们更深切地看到媒介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相遇的媒介,并重新思考中国特色传播学研究的本土路径。

中国传媒出版社曾白凌社长、译丛主编黄旦教授、孙玮教授共同揭起红绸,像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单波教授主持本次“媒介的力量”圆桌对话会。《齐泽克论媒介》译者安婕、《海德格尔论媒介》译者吴江和《基特勒论媒介》译者张昱辰首先针对丛书内容及翻译体验发言,并这套丛书的阅读方式提出专业建议。张昱辰认为,这套译丛不应被视为单纯的学说导论,作者的目的不是用媒介来框定理论家的思想,而是从理论文本生新的媒介见解,因此,这套书的阅读可以激发学者的学术灵感。吴江推荐读者学习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思考方法,推动现象学理论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安婕推荐读者关注齐泽克不同于主流社会科学的论述方式,并认为这种论述有助于打开研究的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南京大学胡翼青教授、《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王金礼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唐海江教授和暨南大学刘涛教授作为评书人发表阅读体会。唐海江教授认为这套书不仅仅是一个普及读物,同时有助于搭建关于媒介的整个知识谱系,这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是大有益处的;王金礼教授援引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媒介道说”译丛出版过程的严谨性,同时推荐读者从海德格尔“在世存有”的角度理解媒介,看到媒介并非指向一种完成性的状态,而是不断构成我们的存在;刘鹏博士认为这一丛书的出版可能将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因为它象征着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哲学取径不断受到重视;胡翼青教授站在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地图上,谈到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媒介不仅仅是信息和内容,媒介也可以是无形无象、但足以变革社会的存在;刘海龙教授联系诸位所在的地理空间,提醒读者注意工厂、河流、城市的交通系统同样是媒介。这套丛书一方面促使我们拓展对媒介本身意涵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邀请的姿态,即引导大家去阅读原文;刘涛教授结合自己对中国传播学70年的学术梳理,谈到一个学科本体意识的确立离不开哲学基础,因此这套丛书是大有裨益的。

中心副主任、“媒介道说”译丛主编孙玮教授在总结时别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在这一译丛出版过程的全力支持。孙玮认为,在丛书翻译及发布过程中,学者之间无论资历深浅、共同钻研的学术热情,是这套书最根本的意义。当媒介逐渐进入人类社会中心领域,传播迎来黄金时代之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学者并不天然拥有话语权,因此,如果不紧跟时代、推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就会面临被浪潮淹没的危机。孙玮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在座学者凝聚成知识共同体,用“媒介的力量”来显示传播学者的价值,对人类文明的价值。

据悉,经选拔的“媒介道说”译丛试读者已经开始撰写书评,相关书评将陆续在本中心公众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推送,与之相关的读者反馈活动也将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