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同济“城市传播”高端论坛 :分论坛一“数字城市共同体:媒介的力量”

发布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2-11-08浏览次数:10

1031日下午,在以“都市·乡村: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为题的2022年同济“城市传播”高端论坛上,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主持了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的“数字城市共同体:媒介的力量”分论坛。上海财经大学王学成教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数据新闻中心总监尤莼洁、中心研究员周海晏副教授、浙江大学吴红雨教授、苏州大学陈霖教授、中心研究员李梦颖青年副研究员、同济大学张昱辰副教授分别进行了报告。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全程参与了论坛讨论。

图为中心组织的“数字城市共同体:媒介的力量”分论坛现场
上海财经大学王学成教授的报告以《长三角数字城市软实力:指标建构与评价》为题,以社会凝聚力、文化影响力、创新驱动力、发展支撑力为指标的软实力,是城市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投射与物质表现。特别是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对于长三角这样一个城市群的发展来讲,城市软实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未来长三角各城市可以通过推进创新发展、结合自身特点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传承保护江南文化风俗、推动产业融合、增进市民文化互动、增强区域文化合作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数字城市软实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数据新闻中心总监尤莼洁以《数字可视化与城市精神表达》为题,可视就是通过视觉传递信息,可视化就是要把抽象的事物转换为视觉的过程。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也一直在对城市进行着可视化,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得可视化的形态也发生了进化。对城市的视觉呈现不只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传统视觉感知的“人类视点”,技术文化重构了在场的定义,从而重塑了人对于城市时空的认知,并影响着城市的精神与文化的展开。

图为分论坛现场,参会老师正在讨论中
复旦大学周海晏副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元游戏”与上海“全球电竞之都”建设》。“元游戏”又称元宇宙游戏,较之普通的游戏更加强调叙事交互,通过将玩家的感知介入系统,创造沉浸式的体验,在游戏过程当中改变数字孪生城市系统,指导实践,从而被寄以超出玩乐的厚望。全球电竞之都的建设路径应该顺应数字媒介发展的新趋势。借助“元游戏”统合感官,连通虚实,把上海全球电竞之都和上海国际数字之都的建设两者结合起来,不局限在电竞产业,而是将其拓展到其他社会领域,成为一种普遍的运作方式,推动国际数字之都的建设。

浙江大学吴红雨教授的报告题为《城市主流媒体建构数字城市共同体的方法、经验与困境——以杭州为例》,她以西湖之声、杭州电视台与都市快报三个杭州本地的媒介案例为例,诠释主流媒体对城市共同体建构的贡献以及未来的可能想象。当前的城市主流媒体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努力,也收获了不少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影响力弱化、传统的仪式化叙事模式被互联网解构、缺乏有效的新媒体平台布局、用户视听设备渠道被切断等困境。

苏州大学陈霖教授以《数字公共艺术的城市叙事》为题,传统上我们将叙事理解为一个线性的完整故事,而在今天,数字化促使我们更开放地理解叙事,以能唤起任何故事的意图生产的任何符号客体,都具有可以成为叙事的属性。数字公共艺术作为数字媒介实践能够在城市叙事中激发新的创造性精神动力和审美活力;数字化不只是一个手段,而是形成的一种文化。数字公共艺术强调游戏性,强调参与、互动、沉浸。它的叙事不再是定义某一个权威,而是更多的民众介入。叙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流变的;不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生成的。

复旦大学李梦颖青年副研究员发言主题为《迈向可编程城市:数据基础设施素养》,她认为现有的媒介素养讨论,只注重对于内容的甄别,无法适应当下的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问题,对于公众媒介素养的培育应该注重提升公众理解和干预整个数据基础设施运作方式的能力。数据基础设施素养的培养,是希望公民可以以更具创造力的方式参与到整个可编程城市的运作和更新当中。未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素养的对象不只是个体,也将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重要面向。数据基础设施素养不只是个人的技能,未来也应该是可编程城市多元主体的必备能力。

图为中心学术团队成员与参会嘉宾合照
同济大学张昱辰副教授以《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地方营造》为题。当前传播学讨论非地方、无地方性、地方感一系列的文献很多,但是对于地方营造的话题,大体我们还是遵循人文地理学的传统范式,这对于理解媒介,尤其是数字媒介如何进入并影响地方的生成缺乏解释力。从后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数字媒介不是对原有地方的破坏性力量,也不仅仅是再现地方经验的手段,而是凭借其强大的调动和汇聚能力,将不同时空的元素用各种方式进行重组,用特定化、偶然化的方式,把原先分离的各种元素加以重组、邀约、收集、展示、规范,从而重新汇聚成一个不同于原本本质化想象的,装配的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