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语录 | 陈霖、陆晔——数字叙事与城市公共交往

发布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3-07-20浏览次数:10

- 课程简讯 -在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第19期)课程中,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陈霖教授与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教授为学员进行了第四单元“数字叙事与城市公共交往”的课程讲授。本期推送为该课程内容摘录。
在数字技术重塑当代城市的今天,数字叙事渗透于诸多城市交往场景,构成数字交往中生动、活跃的力量,城市艺术传播则是其中最为敏感和鲜活的领域。当代艺术对数字技术可供性的探索,使数字叙事参与着当代城市“可意象性”的构成和“都市新感性”的塑造,成为观察和理解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审美领域的重要维度。本单元课程聚焦这一领域的丰富实践,从传播学视角加以解读。课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着眼于数字叙事的技术条件和场景、“媒介思维”和意义机制,探讨数字叙事在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中的连接中如何产生“共享的共同感”,为城市交往的公共性拓展和凝结提供丰富的可能性。第二部分立足人工智能前沿,重点讨论人工智能共同参与内容创作的叙事生成历程和特征,以及数字交互叙事的意义生产机制如何嵌入城市的艺术创造,以文化情感和审美创造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数字美学注入城市公共交往的“多重宇宙”时空。





图为陈霖教授授课现场
陈霖教授的授课以智能技术所引发的叙事演变为主题,他提到,“叙事”历来是各类人文社科研究所关注的重要主题,叙事作为一种交往与传播学研究息息相关。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不同叙事之特征与其所依托的媒介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叙事的研究,能以一个特定的面向阐释“媒介性正成为人类社会的驱动力”这一命题。数字技术的强大跨码能力,使原本分属于不同领域的叙事开始跨越各自的边界,在杂合中创新出数字叙事,其出现越发凸显出媒介技术与叙事的关联。数字叙事研究特别注意媒介(技术)在叙事中的作用,强调媒介思维,用户/读者的地位被突出。在今日的数字城市中,数字叙事构成着城市的“可意象性”,通过操演和围观,创造出碎片化与共在感交织的新型社区与社会连接,发展着城市公共生活的全新样态。


图为陆晔教授授课现场

陆晔教授的授课主题为“数字叙事的‘多重宇宙’时空堆叠”,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世界转化为永远在线、永远连接的“可编程世界”,传统的人类叙事与计算机特性相互交织,发展出多元混杂的真实虚拟文化。在这种全新的时空向度下,数字叙事正不断发展:从以可视化为基础的数字影像时空拼贴,到以交互性为核心的虚拟可导航数据库,再到当下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叙事生成。数字叙事并非对过往媒体内容的简单调用与整合,计算机系统带来了新的时间回溯与空间碎片的再组合,在多种维度中创建着全新的现实,调动着用户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虚拟世界中来。用户以近用(access)逻辑参与数字叙事,建立属于自己的观看逻辑,这种对交互性的超强包容度是数字交互叙事的重要特征,也是用户对“可编程世界”的重要参与和实践。


授课语录:

陈霖:所谓叙事,是在媒介中的对一个可能的世界的表述,叙事可以将或远在天边或子虚乌有或亘古久远事情显现于你当下意识的“屏幕”。如果说“空间扁平化的文化技术”贯穿了整个文化史,那么叙事就是这一“空间扁平化”文化技术中最为古老的技术之一。
陆晔:希望大家能深入到数字实践中去,进行更多的经验材料的挖掘和讨论,只有对于新技术保持开放,才能在宏观的哲学理论与微观的运用场景之间,搭建起一个经验研究的可能性空间。

[版权声明]该系列文章为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纪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引用格式]陈霖、陆晔(2023)。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语录。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37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