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简讯 -在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第19期)课程中,国际传播学会会士(ICA Fellow)、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及数据科学学院讲座教授、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挖掘实验室创办人祝建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葛岩教授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为学员进行了第三单元“数字城市研究方法”的课程讲授。本期推送为该课程内容摘录。
数字技术已成为城市日常生活最关键的中介力量。数字中介过程实时改变着城市的感官审美,社会交往与个体实践的时空参数。数字沟通系统的运作通过重新装配人、物和符号叙事,激发都市生活新的沟通能量。为理解数字中介过程对城市的重构,亟需新的研究方法(论)来勾连数字经验与既有理论,催生出新的学术想象力。
为此,本单元中祝建华教授将基于城市传播案例,探讨量化方法,计算方法与智能方法的融合,揭示新方法在传播理论建构中的应用。葛岩教授结合物理、生物和人类社会的样例,探讨行动者为中心的模型(Agent-based Model)如何经计算实验生成理想情境,实施思想实验,推动理论建构。潘霁教授从拉图尔的技术中介概念入手,探讨“数字城市沟通力”方法论,行走方法,数字田野实验和界面漫游等新的数字研究方法对于建构传播本土理论和媒介学方法体系的意义。
图为祝建华教授授课现场
祝建华教授的授课以“新闻传播学中的定量、计算和智能方法”为题,他提到,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言,传统的定量方法、日益完善的计算方法与最新涌现中的智能方法各有强弱优劣。在研究中将三者融会贯通、取长补短,有助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真正进入多快好省的理想状态。
图为葛岩教授授课现场以“复杂系统理论与社会现象模拟”为题,葛岩教授通过物理、生物和人类社会的样例,为同学们介绍了复杂系统的非线性、适应、自下而上、自组织、(强/弱)涌现等特征,以及复杂系统理论对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意义。聚焦基于行动者的模型(Agent-based Model,ABM),报告展示了ABM模拟在社会科学,特别是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计算实验方法怎样通过制造理想情境,对难以用经验证据完满证明的理论做出检验,为全局模式提供局部/简单/底层的机制解释,以及如何避免决定论的思维定式,缓解还原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冲突,丰富对社会系统演变多样可能性的理解。
图为潘霁教授授课现场
潘霁教授的授课以“数字城市与研究方法创新”为题,在课程中他以理论、经验与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研究方法的选取与研究者的理论预设与所面对的经验材料密不可分。数字化与智能技术的普及,颠覆了过往的城市经验,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事物使人的身体感官与精神结构发生着数字转变,创造出都市新的行动主体、感官结构与匿名涌现的社会群体,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构成数字城市的传播过程。这就要求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须认真地重新打量反思过往科学主义的传统范式,将多重的、非线性的、动态的复杂性纳入研究方法的创新中来,创造出对当下数字城市的实际经验具有更强解释效力的数字研究方法。
课堂语录:
祝建华:对于具体的研究而言,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各有千秋,彼此之间不应该是谁替代谁的关系。我们不应该刻板地排斥和拒绝有效的新方法,同样的,面对仍然有价值的旧方法,我们也不能轻易地放弃。
葛岩:不同研究方法背后通常会有认识论的问题。一个学科和与其对应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独特角度,以及如何证明其认识为真的策略手段。研究方法与世界观是密不可分的。
潘霁:在研究中,我们对舶来理论和方法重新进行场景化,使之适应本地情况的过程,不仅是对这一方法的再应用,同时也会反过来对本地的经验产生切实的影响。
[版权声明]该系列文章为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纪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引用格式]祝建华、葛岩、潘霁(2023)。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语录。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3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