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语录 | 黄旦、孙藜——媒介:构造城市生态的首要因素——新报刊史(媒介史)书写

发布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3-07-17浏览次数:10

- 课程简讯 -
628日与71日的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第19期)课程中,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教授与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藜教授为学员进行了第一单元“媒介:构造城市生态的首要因素——新报刊史(媒介史)书写”的课程讲授。本期推送为该课程内容摘录。

现代媒介(报刊)是城市的创造;城市则是存在于媒介的穿梭编织之中。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报刊、报刊与其他媒介共同形成城市的网络体系,调节和扩展城市关系,城市由此散发出自己的生命力,形成独特的生存及其文明样态;报刊或者媒介亦籍此调整并改变自身,演绎出历史的演变轨迹。自然,在发生学意义上的城市与报刊(媒介)的相互依存难舍难分,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的所有媒介,与城市的关系都是均等同质,相反,由于城市的差异,媒介的介质、所具的动机、目的和立场不同,彼此间不仅多有差别,而且各各呈现出自己的独特面貌。所谓媒介史(报刊史),就是要从“媒介”(居中运作)为角度,考察并展现它与城市共同存在、相互构成并改变的历史。本单元将依循这样的思路,就报刊史的研究和书写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思路和路径。



图为黄旦教授授课现场

黄旦教授的课程,以“重新理解报刊——新报刊史书写的路径”为题,他在课程中提到,报纸不是不言自明的物件,不同的人对之会有不同的看法。新报刊史书写是将报纸认定为“媒介”,并将此作为报刊史研究的视野而不是对象。因为一种研究如果要有自己的特殊性,关键在于理论视角,而不是对象。比如说报刊史就是关于报刊的研究,与同样以报刊为对象的历史学、文学、政治史等等学者就无法区分。“媒介”牵涉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多层面的组合系统,有物质的、内容的、操作规则的,也包括机构等等,德布雷在《媒介学引论》中对此就有较为清楚展示。第二,媒介是“居中运作”,是“媒”与“介”的相互行为,一方面使彼此间没有关系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又因此型塑新的场景(时空),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人与外界的关系。由此而言,以“媒介”为视野的报刊史书写,其聚焦之处始终在于报刊的“中介实践”,揭示其如何形成,如何发挥作用,有何特殊性,最终呈现何种面貌。既然报刊是“媒介”,自然与人类历史上的其他媒介,诸如语言符号、文字书写、电子模拟等等属于同一系列。在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人类总是借助这些不同的媒介,建立自己生存的世界及其秩序,并使人类文明代代传承。因此,以“媒介”为视野的新报刊史之意,既要推究报刊的历史变化如何推动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变迁,同时也要揭示在这一过程中报刊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报刊史也就是人类史。这样的报刊和报刊史研究,也就可以跨越不同学科,打通不同的专门史研究,从而在人类历史研究中占有自己特殊的地位。

图为孙藜教授授课现场
孙藜教授的授课以“新报刊(媒介)史书写:新在何处?——一篇旧文修改的研究体验”为题。他提到,新报刊
/媒介史的书写以报刊-媒介为聚焦点,认为不同的媒介会产生不同的信息方式,从而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史观上,新报刊史研究将媒介视作是变化的、不断构成中的乃至断裂的“地方性实践”,避免以“本质论”先验的定义何为“报刊”,而是要深入探究材料,在书写中描述实在的经验的报刊。因此,在叙事上,应以媒介实践为路径,将报刊视作是构成、推动人类实践的基础性要素,既要有整体性的观照,但亦不能以外在先定的同一性消解事物本身,而是要反复追问研究对象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以新报刊史书写的范式考察研究对象时,应当着重地思考对象“是什么”与“在何处”,以理论概念为切口,深入媒介所处的具体情境与历史,对现象进行重构;同时以该场域为聚焦,反复探查与追问其中媒介的特定类型与演化过程。
课堂语录:

黄旦:学术研究从来不是把常识条理化,常识无论如何抽象都不是学术。在研究之前,如果不去对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有所概念上的澄清,是做不出学术的。



孙藜:在研究的叙事中,我们必然会遭遇新概念,但切不可将概念空洞化,而是一定要将之和阐释与经验融合在一起。对经验细节的深挖,最能考察我们对于概念的把握与对经验的洞察。



[版权声明]该系列文章为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纪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引用格式]黄旦、孙藜(2023)。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语录。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37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