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沟通力:新视野、新路径、新方法”——第十九届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开幕

发布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3-06-28浏览次数:10

2023628日,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第19届“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开幕。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主持开幕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孙藜教授,中心研究员周海晏副教授,中心研究员李梦颖青年副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的50位暑期班学员一同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101教室参加开幕式。


 图为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主持开幕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代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全体老师,欢迎各位学员的到来。经过三年疫情,能够在暑期学校的课堂上再次见到各位同学,特别感慨。“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已走过19个年头,暑期学校的变迁也映射出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历史。暑期学校能够在学界有口皆碑,被称作是新闻传播学的“黄埔军校”,靠的是课程设计有持续稳定且不断推进的框架,每一次暑期学校的授课老师与内容的安排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在此也要感谢黄旦老师、孙玮老师,在这十九年中持续的敬业和专业。感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团队,对暑期学校的精心设计。暑期学校的眼光是全球化的,授课教师涵盖了国内与国外的顶尖学者,入选的学员们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后方才获得了入场券,这一学习机会十分珍贵。感谢大家的参与,期待各位学员为暑期学校增添新的光彩。最后预祝各位学员学习愉快圆满,珍惜本次机会,在学习交流中结成新的学术共同体。


  图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致辞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随后介绍了暑期学校的概况。自05年受教育部委托开办起,“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今年已是第19届。作为中国大陆高校人文社科类别的第一批暑期学校,“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肩负着在中国学界树立学术立场、学术理念,搭建中国本土化学术话语体系的使命。暑期学校的大标题是“理论研究与方法”,其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要推进中国学术整体与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则是希望学员通过暑期学校的学习,形成非常扎实和具体的对于学术的理解。希望能通过授课,为各位学员建立学术的定力,找回自己的学术本心,避免随波逐流。希望大家能通过暑期学校暂时锚定自己,反思对于学术、对于人生的理解,在眼花缭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术志业。感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暑期学校提供的场地,也感谢各位学员前来,祝大家能认识新的学术伙伴,认识上海这座城市,也认识作为学术人的自己。


  图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致辞

此后,上海大学孙藜教授代表授课教师团队进行了致辞。孙藜教授的发言以“距离”为关键词。正如本雅明所言,面对艺术作品、面对生活,如果我们想要感知、体验到它们“独一无二”的魅力,并且期待从这魅力中汲取滋养,那么,“距离”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无论这距离是多么近。在“万物皆可成媒”的时代,现象的变幻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当然要关切现实,现实正是我们形成研究体验的最丰富的源泉,问题是:如何关切?如果我们毫无距离感,无法借着“距离”审视现象的“断裂与延续”,反思我们理论工具的力量与局限,那么,学术研究很容易就会与它扑上去的现象一样,退化成沙滩上、海面上无根的浮沫。一旦退潮,我们将一无所有。今天大家都是亲身在场,大大缩短了与复旦、与暑期班的距离,彼此之间会平添很多亲近感,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距离”。只有在“距离”中,我们才会更好地接近“物”、接近“自我”,接近“亲近”本身。在此,祝愿我们一起营造“有距离的亲近”,让复旦暑期班的学术之旅更加愉悦!


  图为教师代表、中心研究员孙藜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葛书润同学代表学员发言,她提到,随着生活经历的增长,对于何为媒介与何为城市都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和体悟。“数字城市”绝非只是关乎治理、关乎上层建筑的,相反,它也可能是细碎的、市井的、人文的、温情的。希望能通过相聚在复旦这几天的学习,与同学们一起在上海的新旧交织、虚实互生的景观中穿行,重新发现城市、理解城市,也期待能在暑期学校与大家共度愉快又充实的一周。


  图为学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葛书润发言

最后,全体学员起立,齐唱复旦大学校歌,并在新闻学院合影留念。“数字城市沟通力:新视野、新路径、新方法”——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第19期)正式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