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空间与框架分析
方法重构
作者|潘 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原文刊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本文注释略去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摘 要
“框架”组织空间体验,界定场景定义,是社会科学的经典概念。传统框架分析方法或侦查都市实体空间反复发生的交往形式,或探究屏幕纸张平面文本的显著度结构,两者皆基于大众媒介运作和都市空间的状况展开。Vision Pro和Google Daydream等移动虚仿(MVR)技术,催生新的中介过程和空间混杂形态,进而刺激了框架分析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媒介空间的概念,反思框架分析方法的演进,提出移动虚仿时代的框架分析从技术系统角度探析虚实框架的渗透铆接结构,从系统创生的视角追踪个人在游戏空间漫游过程中生成的框架线索,从多重移动性共存出发探讨混杂空间不同移动性的框架校对。本研究结合媒介空间变化,重构框架分析方法和问题意识,对以媒介为立场促进移动传播时代社会科学的反思创新,理解数字空间经验,推进数字文明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框架分析;混杂空间;移动虚仿;中介化
导 言
“框架”是21世纪以来传播学研究使用最频繁的概念。戈夫曼1974年出版《框架分析:经验组织的研究》一书,认为“框架”是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之微观(权力)结构,是“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看似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实”。面对无常经验,“框架”在“存在什么、发生什么,如何解决和有什么意义”问题上提供选择、强调和呈现的规则。随着大众媒体叙事界定现实意义的效应越来越强,Entmann提出“框架”通过选择现实感知某些侧面,令其在媒介文本中变得显著而发挥作用。媒介文本框架支持对现实作出特定的问题界定、因果推论、道德评估和行动计划。不同“框架”概念对应各自分析方法和问题意识,指向媒介空间的不同条件。澄清框架理论和方法对空间和媒介之预设,对数字时代理解自我、理解环境意义深远。
不同的框架概念与方法预设不同的空间形态。对环境体验的解释规则唯有与具体空间同时在场、相互协作,方能发挥组织经验、生产意义作用。空间栖居者及其对空间经验的意义组织原则依具体空间条件而生,并适应其变化。故框架规则、从日常经验中揭示框架规则的有效方法、以及框架分析者自我定位皆植根于相应的空间形态。如戈夫曼对框架的概念界定及其以拟剧论方法对实体空间架构细致入微的观察,就与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空间激进的都市化转型相关。都市社会人口流动激增,新交往不断涌现,生成大量新框架,框架建立、维护和竞争的过程呈现更复杂的张力。Gitlin对框架概念的界定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城市空间特有的政治属性、全球化趋势和社会运动动员方式相契合。空间社会政治交往的尺度和方式塑造框架的概念界定和分析路径。而Entmann框架分析预设媒介文本显要的叙事结构主导受众对实体空间的现实感知。分析起点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大众媒介符号叙事改变了现实感知和空间想象,成为“大众”批量生产意义共识的力量。对空间流动性、社会交互和虚实关系的判定构成框架分析的方法(论)前提。
框架概念、方法和问题意识还与媒介密不可分。最显见的是框架“定位、感知、强调、放大和设定行为脚本”的机制与技术中介过程一致。维贝克基于拉图尔的技术中介理论,提出媒介可代理不在场行动者吸引、劝导或强制行为发生,并对个体感知产生放大(缩减)效果。在场景中铭刻行动脚本、塑造感知既是媒介中介机制,更是框架作为认知结构和行为脚本发挥作用的关键。故媒介放大(缩小)符号“显要性”(salience)如何影响个人认知行为成了框架研究不言自明的问题。同时,媒介塑造行为与感知的作用也使其成为空间生产的主要力量。列斐伏尔在分析20世纪都市空间的技术生产时,认为现代社会空间结构生产表现出了更高抽象度、更强技术力量、以及更丰富的变革可能。数字媒介越来越多的中介空间生产和导航实践,产生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空间逻辑。数字洪流和虚拟空间入口大量散布到实体空间。感知空间、生活空间和想象空间在具体历史和媒介环境中共存转化。新的移动媒介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不同空间的构成比例与杂糅形态,创造新的空间性奇点。其中,移动虚仿(MVR)技术对空间“再中介”尤为深刻。MVR技术发展迅猛:谷歌公司2014年6月推出MVR头戴设备Google Cardboard,随后发布的Daydream更便携,动作感应和捕捉更智能;苹果公司称2023年6月亮相的Vision Pro为“空间计算”技术;Facebook发布Oculus Go仅靠头戴设备即可移动中全沉浸进入VR世界。相比更早位置媒介(locative media),MVR系统在虚实间建立更为多孔互渗的连接,催生出与增强现实不同的混杂空间。譬如Vision Pro用户既可完全沉浸地进行线上游戏、观影、办公,也可利用头戴设备传感将外部事物投射虚拟世界,还可随意调节虚拟空间大小感知。同时,Vision Pro实时分析用户附近实体空间数据,匹配虚拟环境音频效果;实时调节头显设备透明度(让周围人看见佩戴者眼睛,以便交往);甚至允许把虚拟空间3D数码物拉到线下,由虚转实。框架的概念定义致使MVR中介生成的混杂空间重写了身处其间如何“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经验的规则,这导致人们要理解正在“发生什么”变得十分困难,与之相关的媒介文本形式、界定文本显著度方式乃至虚拟文本与实体空间的关联也都被重新界定。鉴于此,本文着力探究移动虚仿媒介及其催生的空间混杂如何改变框架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笔者首先阐明传统框架分析对媒介和空间之预设;随后讨论从干扰媒介、位置媒介到移动虚仿媒介的演变如何产生新的空间杂糅形态,构成框架分析新的前提;最后提出移动虚仿时代的框架理论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
PART1一、框架分析对媒介与空间的预设
框架的概念界定包括以戈夫曼和Entmann为代表的不同流派。两者皆产生于大众媒介时代的不同阶段,但在框架为何,如何分析,及对媒介与空间预设上存在差异。以下从框架理论不同流派如何预设媒介塑造感知,引导行为的中介作用,如何判定空间在流动、交互和混杂形态方面的特性入手,展开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传统框架分析及对媒介与空间的预设
概念 | 方法 | 媒介中介化 | 空间形态 |
戈夫曼等 | 社会学观察和访谈 | 感知: 1.持存并放大特定群体文化积淀中的规则; 2.扩大特定框架覆盖的时空范围。 行为: 1.劝导生产,修补和维持框架的道具; 2.引导在实体框架间转移的交通工具; 3.在实体框架间形成连接或区隔。 | 1.流动:几何物理空间,边界稳定,人员流动加速; 2.交互:研究者具身摄入场景交互,经细节线索理解框架规则; 3.混杂:实体空间主导现实,虚拟强化实体设定,构成不同实体空间场景间的连接或区隔。 |
Entmann Gamson Iyengar | 话语分析 内容分析 | 感知: 1.再现话语环境,塑造现实感知的主渠道; 2.放大体现线性逻辑和媒体价值的叙事; 3.显著性体现在文本重复频率,文本形态和对高可见度位置的占领。 行为: 通过改变个人认知态度,劝导或引诱行为变化。 | 流动:符号空间流变背后存在可辨识的话语权力结构和叙事结构。 交互:主客两分,具身交往消失 混杂:虚实分离,实体空间被压平后以线性理性的符号形式主导空间想象 |
戈夫曼和更早的Bateson提出,框架是社会为个人组织生活经验提供的行为脚本和意义生产规则。作为元传播,框架在具体内容外规定特定情境理应发生的传播。框架源自群体既有的象征积淀,却在场景交互的蛛丝马迹中显露自身。戈夫曼的框架分析建立于人口异质和流动性激增的城市实体空间:大量难以纳入既有框架的分散元素不得不被忽视或掩饰;同一环境并存多套竞争框架;特定框架随时被突然冒头的“局外人”打破、修补或挪用。城市空间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南腔北调、鼓乐交叠的“舞台”。随着都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实体空间框架的构建、辨识、维护及框架间的复杂动态成为该脉络主要问题。据此,戈夫曼框架分析基于城市实体空间,借拟剧论方法,探查城市空间场景中陌生人邂逅,围绕社会角色、台词分配、表演配合和框架边界维护展开的互动。分析多采用社会学观察和访谈。研究者本人如侦探般机敏,置身不同场景,探访在场者如何巧妙地利用舞台表演技巧,形成对空间场景的界定。根据戈夫曼的框架分析假设,媒介是塑造空间意义感知的“放大器”。一则,20世纪70年代,广播、电视、报纸、电影等大众媒介保留了特定群体长期形成的文化象征积淀,通过向大众撒播,创造并放大了主流文化对“恰当”社会框架之界定。媒介放大主流框架感知,生产出各种场景中被多数人承认的主导框架(master frames)成为讨论框架更复杂动态的前提。大众媒介还扩大了框架发挥作用的时空范围。分散各地的鲜有共同点的陌生人经媒介运作,彼此想象被卷入特定框架扮演角色。想象的框架卷入产生切实的社会政治后果。从媒介行为代理角度,在戈夫曼对经验材料描述中,媒介成为个人生产、修补、维持框架的道具(如记者的摄影机,演讲者的话筒等);成为帮助个人在框架间迁移,确保间距,避免干扰叠加的交通工具;成为或连接或区隔不同框架的渠道(如隔音板或无意窥探后台的话筒,摄像头)。此外,戈夫曼等对框架所在空间属性也有假定。戈夫曼描述的框架动态地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工业城市崛起的状况:实体空间场景边界稳定清晰,空间设置符合几何形式和功能理性划区。但大量异质人群在实体空间框架间加速流动。陌生人大量涌入公共空间带来了新交往、新文明,迫使戈夫曼关注都市空间文化框架面临的张力。从空间交互看,个人能动性与框架微观结构辩证共存。研究者在访谈和观察中具身摄入实体场景的交互,理解当时发挥作用的框架规则和个体“表演”的风格。非言语讯息、身体姿态和建筑空间设计等细节构成框架分析的线索。从空间混杂形态看,戈夫曼脉络框架分析视实体空间为主导现实。媒介符号依附实体,强化实体设定,构成实体空间场景间的连接或区隔。而Entmann和Gamson等人将框架视为媒介文本以不同显著度再现现实的叙事结构。媒介文本显著度结构成为框架分析的关键:显著度可表现为符号要素在文本中出现频率;特殊的话语形式(如标语、口号、隐喻,图片等),或结构文本中对高可见度位置的占据(标题,直接引语,导语,结尾等)。分析假设媒介符号运作是大众获得场景意义界定最主要的依据。大众媒介文本再现现实采用的显著度结构,及其经受众认知处理产生的行为后果成了主要问题。该脉络框架分析多用话语包括文本分析或内容分析法统计话语元素频率。有人从专业媒体新闻价值出发,提出媒体文本的一般框架(generic frames)并加以演绎;也有人从新闻话题大量文本中归纳出话题专属框架(issue-specific frames)。从文本入手的框架分析假设媒介对现实的文本再现是理解环境、生产场景意义最主要依据。媒介组织运作中,系统性放大符合职业价值和编辑部文化积淀的现实经验面向。媒体文本写作中,线性、理性、逻辑、可预测并体现媒体职业价值的叙事更易被媒体强化突出。而复杂、混乱、非理性、不符合线性逻辑、不体现新闻价值的空间体验则倾向于被压缩。学者还假设媒介对个人现实感知的缩放体现在文本显著度结构上,两者之间的关联在于都预设了个人日常媒介使用是有规律可循的:多数人惯常读报、听广播、看电视,并公认头版头条等特殊位置和标题导语等符号形式具有特别重要性。大众共享媒介相关的知识和行为成为默认假设,大众媒介并不直接强制行为发生,而通过撒播文本改变认知,间接引诱或劝导行为发生。框架效果的研究大多由此展开。从对空间的预设看,文本框架分析假定的媒介话语空间是意义建构的“主阵地”。话语空间生成,包括空间界限确认背后存在可辨识的话语权力和叙事结构。媒介框架即文化话语权力的集中体现。从空间交互看,分析者和话语框架主客两分。话语空间是研究者置身事外,客观分析阐释的对象。媒介生成的符号空间轻盈跳跃,本身不直接牵涉具身交往,更多以类社会交往或想象共同体方式催生空间社会属性。从空间混杂形态看,虚拟符号空间与实体空间泾渭分明。实体空间经验需被“压平”到屏幕或纸面,按线性叙事逻辑组织铺陈,才成为媒介文本。后者在个人认知框架生成上发挥主要作用。两者通过受众作为认知和行为主体的“转译”实践发生连接。PART2二、移动虚仿媒介与新的空间混杂
移动媒介改变了框架分析对媒介和空间的假设。凭无处不在、位置敏感、互联互通和实时沟通等属性,移动媒介创造出新的空间条件。就混杂形态看,虚拟符号脱离平面,获得三维等更丰富的空间性,与实体空间发生更多样的叠加纠缠,构成类似E-topia的城市空间新类型。移动媒介基于附近数据实时过滤重组空间的社会信息构成,支持个人以不同方式与空间交互。移动媒介还改变了人在虚拟和实体空间自由穿梭、导航定位、获得审美感知、展开漫游实践、确定场景意义的方式。如Ingold所言,在世界移动本身成为“创造意义”过程。新的空间移动描述了为空间创设意义、建立框架的新方式。多重移动中创造的空间意义线索成为定义场景文化涵义的依据。
从与实体空间的关系上来看,移动媒介经历从干扰媒介(disruptive media)、位置媒介(locative media)到移动虚仿的变化。最早随身听、口袋图书和智能手机等媒介常被认为干扰替代了实体空间更“真实”的现实。干扰媒介概念假设移动传播催生新的社会互动空间,与既有物理空间形成分离、区隔、相互竞争、彼此取代的关系。故干扰媒介被认为会减少公共空间“真实”的具身交往,损害城市社会资本和公共信任,增加用户信息茧房和社会孤立出现。与此不同,位置媒介对用户身处位置敏感。技术实时分析附近实体空间数据,据以定制用户身处实体空间的感官体验、社会交往、信息推送、消费选项。通过将数据叠加到实体空间,位置媒介催生各种增强现实(AR)应用形式。位置媒介包括基于位置信息支持实地打卡的社交媒体平台;利用位置信息的移动游戏软件或新闻资讯推送平台;基于GPS信息提供导航、叫车服务的互动地图等。相比干扰媒介,位置媒介既不要求用户的感知全面地“退出”实体空间,更不产生社会交往上的隔绝。相反,学者相信位置媒介“通过将数据信息和虚拟空间意义叠加到附近实体空间,令人们对本地公共空间的感官体验和社会交往变得更为丰富”。
位置媒介后,MVR作为移动媒介的最新发展,在媒介和空间形态上带来了深刻变化。首先,MVR并非靠叠加数字信息来增强实体空间,而通过头戴设备放大虚拟空间体验,令其以较大比例占据用户视听感官。对比之下,实体空间成为用户环境中被媒介运作碎片化后渗入混杂空间感知的部分物质现实(见表2)。MVR创生的数字虚拟空间常被构建为“技术奇境”(technological wonderland),与实体空间的日常体验形成戏剧化对比。与移动媒介中干扰媒介的运作类似,MVR技术可瞬间令用户从物理环境“跳脱”。如,利用MVR头戴设备可帮病人缓解治疗痛感;让人在线体验“走进”待售房产的观感;或像《卫报》记者那样,在报道难民营、自闭症、艾滋病、贫穷和犯罪题材时,带读者“踏入”另类故事体验。
与干扰媒介不同,MVR并未将实体空间感知和行为缩减至无关紧要的程度。头戴设备生成的虚拟空间,可选择性地将实体空间的具身体验和行为动作部分吸纳,成为用户混杂现实整体感知的有机构成。为了移动虚仿空间能更好地吸纳实体空间的行为和体验,MVR技术设计常包含了支持虚实空间发生互渗的各类“孔洞”:包括Vision Pro头戴设备的透明眼镜;捕捉身体动作和实体环境数据变化的感应器;在虚实场景间随时切换的摄像头等。取决于MVR技术在虚实空间生成连接性孔洞的多寡和互渗类型,实体空间身体在场的场景意义和行为脚本时刻限制着用户在虚仿空间可能的行为和感受(见表2)。
表2 MVR中介化及其产生的空间形态
MVR中介化 | 空间形态 |
感知:1.放大虚拟空间感知比例;2.放大多种形态移动性并存;3.将实体空间体验碎片化,经技术系统孔洞渗入虚拟空间,构成对虚拟空间感知行为之限制;4.虚拟空间溢出,改变实体空间意义和规则行为:1.吸引个人游戏化空间漫游,创造新的行动脚本和场景定义2.强迫在不同移动性间形成校对调和3.强迫或劝导在虚实间形成相对稳固的铆定 | 1.流动:多元移动性共存 |
不仅如此,MVR用户身体在实体空间仍旧在场,承受虚拟空间溢出产生的后果。用户在虚拟空间的感知和行为会通过身体表演或媒介技术“渗透溢出”到实体空间,影响用户身处空间原本“恰当”的框架设定。如,针对MVR应用对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行为规则可能造成的破坏,麻省湾区交通部曾警告MVR用户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须“随时注意实体空间附近之状况”,以确保公共秩序和人身安全。虚拟现实渗出打破实体空间原有的场景定义,结果或造成身体伤害,或令个人遭实体公共空间其他在场者的集体“驱逐”。为了有意义并安全地生活,MVR或强迫或以明确的利弊关系劝导用户利用技术系统孔洞,在虚实间形成相对稳定的铆定形式,构成移动虚仿时代城市公共空间新的文明样态。
此外,MVR技术支持混杂空间多重移动性并存。MVR装备便于携带。用户身处不同实体空间,可以不同速度和方式移动,在获得具身移动体验的同时沉浸进入MVR虚拟空间。身体移动本身作为构成体验感知的重要部分,可选择性地被纳入对混杂空间的场景界定。MVR虚仿系统还能以技术模拟空间移动的感受,由技术模拟的移动感受通常超越实体空间局限,通过模拟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移动速度或脱离重力等不可置信的移动方式,MVR系统可以让用户获得有趣、刺激、另类的游戏感受。最后,MVR技术还通过虚拟场景设定,引导或诱惑用户身体移动并作出动作。动作或移动在虚拟空间的行动框架内发生并产生意义,同时也在实体空间中在场并造成切实后果。在技术模拟移动,实体空间移动和虚拟空间引发身体移动等多重移动性之间展开协调校对,成了MVR场景获得可辨识文化意义的关键。
最后,与大众媒介时代体现几何形式主义理性的规划空间相比,MVR生成的混杂空间具有更强的游戏性。谷歌推出Daydreamer MVR系统时,宣传口号即让用户“进入游戏,探索不同新世界,获得个人专属影像”。MVR软件市场用户下载最多的应用类型也是游戏。Miller提出“游戏”是理解虚拟和实在空间关系的核心隐喻。与现代工业社会“专家系统”按理性规划形成的功能空间相比,游戏空间界定场景意义的框架规则并不总是等同于设计者的理念或游戏最终目的。确定场景含义的规则更多在多重混杂空间导航漫游过程中,自下而上,逐渐被个体玩家创造呈现出来。个人漫游轨迹留下技术持存,并被媒介系统编码铭刻到数字虚拟空间,成为后来者为行走赋予意义,构建框架的线索。用户在MVR虚拟空间的游戏动作大多为“未经组织的自发行为”,鲜有事先详尽规划。故移动虚仿空间的行为脚本和场景体验常体现个人即兴的自然反应和创造能力。鉴于实体空间与虚拟现实游戏空间之间存在诸多技术上精心设计的互渗“孔洞”,MVR还会将玩乐精神和游戏风格(being playful)反向带入实体公共空间,让个人在实体空间的移动多少偏离被既有社会规范和微观权力结构设定为“恰当”的举动。MVR混杂空间的游戏属性在实体空间已设定的物理、社会和感官参数下,为个人提供了更多漫游另类空间,并为个人主动创造个体叙事,获取专有行走路线,定制命名本地社会交往提供新的可能。
PART3三、重构框架分析的问题与方法
MVR技术新的中介化特征及由此创造的空间混杂,为框架分析提供哪些新的问题?又如何刺激框架分析研究方法的创新?为了整体呈现框架研究问题意识与分析方法的演变,本部分将戈夫曼和Entmann为代表的两个脉络框架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并列表3,方便对照。
表3 框架分析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演变
流派 | 框架分析研究问题 | 框架分析研究方法 |
实体空间框架 | 都市化加剧,异质人口加速流动,实体空间社会交往框架构建,辨识,维护和框架间复杂的动态关系。 | 社会学观察和访谈 |
文本框架 | 大众媒介话语文本再现空间现实意义时采用的显著度结构,及其经受众认知信息处理对现实的影响。 | 媒介话语分析,内容分析和传播效果实验 |
MVR混杂空间框架 | 技术系统运作生成的虚实混杂:1.MVR系统生成虚拟空间对感官的“占有”程度和方式2.实体空间渗入并限制虚拟空间社会交互和场景体验的规则,方式和程度?3.虚拟空间场景溢出到实体空间,如何改变实体公共空间的规范?4.用户如何在MVR生成的虚实空间形成相对稳定的铆接关系?不同空间规则何时,怎样跳转? | 虚实框架渗入铆定分析1.技术界面行走分析2.网络民族志3.社会学观察和访谈4.用户媒介行为分析 |
自下而上的游戏化空间生成:1.在虚实空间中游戏化漫游,如何创造并保留可帮助辨认框架的痕迹线索?2.即兴创造的行动脚本和场景定义与技术生产者规定脚本间什么关系? | 游戏化框架漫游1.影随法2.社会学观察3.深度访谈 | |
多重移动性共存:1.不同移动性间如何形成稳定的校对共振?2.移动性发生冲突时如何修补? | 多重移动性框架校对1.社会学观察,访谈2.田野实验 |
首先,针对MVR技术系统运作在虚实间形成新的混杂,本文提出“虚实框架渗入铆定分析”。与传统框架分析关注媒介文本符号或社会交往不同,该进路聚焦MVR技术社会系统运作的架构设置。该方法集中探究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经技术系统“孔洞“界面运作发生的碎片化互渗,是如何塑造新的框架界定的。具体而言,针对MVR虚拟空间对视听感官的放大“占领”,分析采用技术界面漫游(interface walk-through method),探究不同技术装配召唤的虚拟空间对用户感官的占有程度和方式。其中尤其关心不同技术设置在什么条件下支持“非排他性”感官占领。虚拟空间对感官体验“非排他性”占用设定了虚实现实间嵌入“孔洞”,发生互渗的可能,为混杂空间场景定义设置了条件,规定了混杂空间框架建构的基础参数。针对实体空间以碎片形式渗入并限制虚仿现实的状况,“虚实框架渗入铆定分析”可选用网络民族志,关照实体空间行动脚本和场景界定的部分碎片,是如何经技术孔洞“中介”渗入虚拟空间的。尤为关注实体空间框架以碎片形式被纳入虚拟空间的过程中,技术系统选择性纳入标准是什么;技术界面对实体空间纳入虚拟过程的中介转译如何发生;实体框架碎片化渗入对混杂空间的文化意义和真实感体验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重构人与空间关系。针对虚拟空间溢出,可用社会学观察或访谈法探查当MVR虚仿空间的场景界定和行为脚本溢出到实体空间,催生出哪些新的公共空间社会规范、文化价值和文明形态。最后,针对MVR重度用户,可采用用户行为分析法探究他们惯常如何在MVR生成的虚实现实之间穿梭切换?如何利用技术系统多个渗透点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铆接关系?不同的空间规则间何时、怎样发生了跳转?个人如何对待虚实空间不同场景界定规则在实时跳转中产生的框架竞争、框架破碎和框架震惊等张力,创造数字移动时代新的“表演技巧”。
针对MVR技术生成的游戏化空间,笔者提出“游戏化框架漫游”的分析进路。与传统框架分析自上而下关注特定群体或职业文化积淀中既有的框架线索不同,“游戏化框架漫游”假设框架线索在个人游戏化空间漫游的具体过程中被即兴创生出来,为技术系统留存,经再编码不断更新技术系统,最后构成MVR细分不同群体的文化积淀。该方法探讨个人在穿梭虚实的游戏化空间漫游中,如何为混杂空间(和行走路线)创造可辨识的意义线索;个人创造的导航定向线索如何经技术系统留存和再编码,成为群体对框架新的界定规则。具体来说,“游戏化框架漫游”方法可借助影随法考察个人在混杂空间漫游中如何即兴为空间和行走路线赋予意义并创造框架线索,揭示MVR系统设置如何将个人生成的导航痕迹保留,并编码成为软件系统新的组成部分,揭示被技术系统持存的漫游轨迹又如何为后来者提供界定场景定义和设定行为脚本的线索。由此出发,还可基于框架动态(框架竞争,框架桥接等)的概念工具,结合社会学观察和对技术生产者的深度访谈,探讨个人漫游中对行动脚本和场景定义的即兴创造与技术生产者事先规划的框架之间形成怎样的动态关系和意义协商。
最后,针对MVR混杂空间多重移动性共存,本文提出“多重移动性框架校对”的分析路数。该进路致力于探究不同移动性之间如何形成稳定的校对关系,产生“移动中的稳定结构”,塑造混杂空间场景的框架界定规则。具体而言,研究可结合社会学观察和访谈方法,探究MVR技术模拟的移动性,MVR场景引导身体移动和用户在实体空间的身体移动之间,各自牵涉哪些不同框架,框架间如何经技术实践反复的中介校对,形成稳定的共振关系。其中,尤值得探究的是某项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式的戏剧性变化如何影响其他同时发生的移动过程、移动体验和意义生成。结合前文提出游戏视角,甚至可利用田野实验和访谈,探索在技术生产者提供的移动参数之外,使用者个人独有的移动实践,可能创造怎样的场景意义和行为方式。最后,不同移动性时间上的频率速度和空间上的尺度范围,在MVR环境中也会产生摩擦冲突。“多重移动性框架校对”进路讨论具有不同时空属性的多重移动,在发生矛盾,使原本便利的框架界定无法继续适用情况下,用户们如何掩饰、修补或者挪用框架,新的移动性框架校对实践塑造了个人对“发生什么”的认知界定。
从媒介和空间入手,重构框架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在数字时代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框架研究已成为传播学乃至社会科学最为显赫的研究范式。但多数研究者将框架概念和方法(论)视为非历史性的中立工具,便利地加以应用,围绕社会交往和媒介文本产出大量成果。本文将框架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媒介与空间关系的具体演变勾连,经由反思不同框架理论脉络对经验条件和理论前提之设定,进而阐明MVR在新的媒介空间条件下框架分析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变化。通过突出媒介系统运作、多重移动性校对和游戏化漫游的新面向,讨论意在立足媒介、推进传播学科在与经验的对话中不断自我更新。从经验层面,研究从经典的框架理论出发,为理解最新的移动传播现象提出了可行的方法路径。框架分析更新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为理解数字文明特有的混杂、移动和游戏创生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简介:
潘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版权声明]本文章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个人转载不在版权限制之内)。如公开出版机构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刊发杂志及作者本人获得授权。
[引用格式]潘霁。媒介、空间与框架分析方法重构,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