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智时代城市形态,开掘沪澳双城数字沟通力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团队在澳门发布最新成果

发布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4-05-13浏览次数:12

探索“数字范式”,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第十届澳门国际传播周开幕

202458日上午,第十届澳门国际传播周于澳门科技大学开幕。本届传播周以“数字范式”为主题,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以及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共同主办。在开幕式现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澳科大澳门传媒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澳门·上海双城数字沟通力指标”,并宣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沟通力研究”全面启动,以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传播周邀请了来自港珠澳、新加坡、上海与北京等多地的学者,设有多个分论坛,学者们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就数字语境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生产以及人的感知等展开了探讨。



 图为第十届澳门国际传播周开幕式主礼嘉宾合影


在开幕式上,澳门科技大学李行伟校长、复旦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沈国麟教授等致辞。李行伟校长提到,今年传播周的主题是“数字范式”,旨在探讨数字背景下澳门与世界的多重联系。感谢远道而来澳门的专家学者,与我们分享数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和突破,启发我们思考数字技术的影响,祝愿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图为李行伟校长致辞

复旦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沈国麟教授致辞表示,复旦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合作已有十余年历史。双方已在“数字媒介与城市传播”方向,就中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调研项目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密切合作。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立足国家战略高度,从城市传播的视野出发,着力于构建跨校、跨学科、跨界的多元机制,切实推动大陆与澳门两地学术交流,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发展。“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作为中国大陆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第一批与境外高校共建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伙伴研究基地之一,是两地高校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框架下协同合作的前沿尝试,在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图为沈国麟教授致辞

此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复旦大学文科处副处长罗长远教授等宣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沟通力研究”全面启动,今年将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相关高校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沟通力评估,积极服务我国城市发展与“一国两制”国家战略。在8日下午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新闻传播教育联盟院长峰会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与前来参会的大湾区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就如何推动大湾区数字沟通力研究展开了进一步讨论。


图为大湾区数字沟通力调研启动仪式嘉宾合影(从左至右:柳旭东副教授、孙瑱教授、张志庆院长、孙玮教授、张涛甫教授、罗长远教授)

大湾区在数字化中身处何方:“澳门·上海双城数字沟通力指标”探索中外城市数字福祉


开幕式结束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发布了“澳门·上海双城数字沟通力指标”。澳门·上海双城数字沟通力指标体系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澳门传媒研究中心科研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同时也是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十四五规划的最新推进。项目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学”理论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城市群快速发展的现实经验,以交往作为评估城市发展状况的立足点,针对数字城市沟通系统在物联、算力、算法、数据、网络等方面的运行特点,着力评估上海和澳门双城市民在消费、交往、健康、工作和公共参与等方面数字福祉,为激活城市数字沟通提供借鉴。在学术研究上,调研希望以鲜活的本土经验,进一步激发中国媒介学的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并与全球学界展开更广泛的交流互鉴。


图为潘霁教授发布“澳门·上海双城数字沟通力指标”

本次发布的数字沟通力指标体系,采用大数据分析、界面漫游、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聚焦澳门、上海市民在数字消费、数字交往、数字健康、数字工作和数字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沟通状况,全面展现双城市民在数字福祉获得上的异同。通过将首尔、新加坡和伦敦等全球城市作为上海澳门双城沟通力评估结果的参照,评估致力以科研推动城市国际传播,强化本土城市经验与全球的对话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调研发现,相较于伦敦与新加坡,澳门和上海市民在利用数字技术打破熟人圈层,与不同地域,异质文化接触交流方面,都更为主动积极。澳门市民对开展有效数字交往更有信心,但在利用多种数字工具,结合图像、文本、视频等多种媒介与人交流方面,不如上海市民来得多元。上海市民在在线交往中,对于维护在线社交安全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则高于澳门。

在涉及个人健康就医与公共卫生信息的问题上,上海市民更擅用数字技术获取健康资源,但双城都爱在线交流健康话题,主动拥抱数字技术提高健康福祉。相比伦敦或首尔居民,沪澳双城居民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有权利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个人健康福祉,有责任及时更新准确的个人数字健康记录。

面对网购与电子消费,上海市民对在线商品服务信息和新兴的数字商业实践更敏感,维权意识更强。上海市民利用数字技术,浏览搜索网上广告,商品和服务信息,理解数字市场和网络服务最新实践方面,领先澳门。而相比伦敦、新加坡和首尔等城市,澳门上海两地的市民,都更热爱在网上分享消费信息,互相提供消费知识和建议——网络消费的社交作用对双城都至关重要。

在数字工作领域,上海市民在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寻找就业和创业机会,激发工作创意创新,主动学习数字工作技能,维护数字工作者权益等方面,能力和动机都高于澳门市民。数字系统对上海经济创新发挥了更为重要的驱动作用。在线上公共参与的积极性上,澳门和上海市民在在线参加投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公共参与行为方面,不相伯仲,相比新加坡,首尔和伦敦市民都更加积极。

2023330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孙玮教授随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授访问澳门科技大学,并与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联合签署了调研计划书。本次指标发布,是两校合作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服务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积极响应“一国两制”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未来,基于既有评估体系,澳门传媒研究中心与复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沟通力评估。复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同时正致力于将数字沟通力评估研究扩展到中国八大城市群的主要城市,以及首尔、东京、新加坡及伦敦等全球城市,力图以科研推动城市国际传播。


数字叙事如何激活城市生活:中心学术团队在澳门发表最新成果


图为周葆华教授正在主持研讨会(摄影:陈晓信)

202459日上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团队在澳门国际传播周所举行的“城市与数字叙事”专题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心近期的学术成果。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副主任潘霁教授、副主任李红涛教授,以及中心研究员李华强副教授分别做了报告,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柳旭东副教授对讨论做了小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教授主持了研讨会。


图为李红涛教授正在进行报告(摄影:陈晓信)

李红涛教授的报告主题为“表演与观展的交错——媒介事件的数字生命”。从“媒介事件注定成为电子纪念碑”这一论断出发,报告聚焦媒介事件的生命历程,挑战记忆研究中的个体与集体、官方与民间乃至事件与记忆等一系列二分法,理解媒介事件进入个体记忆和公共文化的过程、机制及其后果。经由数字媒介,人们围绕事件的表演和观展相互交错,既延续了媒介事件的生命,也创造出全新的虚拟在场体验。无论是对大气磅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外重访,还是Live Aid演唱会漂洋过海的记忆旅程及其神话再生产,都生动地显示出,民众对于媒介事件的数字展演,不仅是对尘封过往的重温,也构成了面向当下、指向未来的情感和认同实践。


图为李华强副教授正在进行报告(摄影:陈晓信)

李华强副教授以“中国风景:港珠澳大桥旅游的三重叙事”为题,对“工程旅游”和“工程文创”等研究方式进行突破,试图从社会学和美学意义上挖掘其人文价值。在港珠澳大桥旅游项目中,象征民族复兴的“风帆桥”、提示环境保护的“海豚桥”、彰显“一国两制”的中国结“同心桥”、寓意国之重器的“编钟”青铜雕塑等,无不体现着中国工程建设试图借助东方美学符号建构国家和民族认同。从视觉意象上来说,跨海大桥、人工岛与海底隧道的断续连接延绵数十公里,正如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卷轴画卷般徐徐展开,赋予观者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体现现代建筑工程在视觉表征上的中国式展演。最后,通过导览员解说词,传递出文天祥“伶仃洋里叹伶仃”的民族气节、“看不见海豚的海豚岛”的环保呼吁、大桥建设中自主创新等故事元素,通过声音媒介的感官渗透,融入到大桥观光客的记忆之场与想象之中。

图为潘霁教授正在进行报告(摄影:陈晓信)

潘霁教授的报告题为“从功能客体到可编程通用形式:以随申码为例反思TAM模型前设”。他提出随着数字技术激发的媒介性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技术正转变为可编程、模块化、平台化,多接口且具备自我升级和拓展能力的通用形式。媒介变化迫使研究重新反思传统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将技术默认为稳定功能客体的假设。从经验层面,他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上海市民对随申码技术的接受情况。报告提出,随申码正从实现特定功能的信息凭证,迅速转变为城市公共治理的通用数字技术。通过嵌入不同平台,卷入更多公众,引流多模态数据,基于数据流入实时展开自动再编码,以随申码为代表的通用技术可以在交通出行、社会保障、体育文娱等多种领域迅速提高市民对技术的接受度,深刻重塑城市公共生活。

图为孙玮教授正在进行报告(摄影:陈晓信)

孙玮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媒介转向:基于城市传播的视角”,她回顾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自2011年以来提出城市传播、媒介学等中国本土化传播研究创新设想的历程,指出传播与媒介研究,正在成为全球学术思潮与社会实践的中心环节,人类文明正在面临着“媒介转向”。对于城市而言,数字系统既是主导城市运转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主体形态,创造人-机共生等新型主体。“媒介转向”,意味着传播学研究要努力突破结构功能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从关注媒介物的功用,转向关注媒介作为异质系统交转之抽象机制的巨大社会威力,在存在论、生成论层面理解媒介,建立中国传播学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积极展开与全球传播研究的对话。

图为柳旭东副教授正在点评讨论(摄影:陈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