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第14期)在新闻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教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楚永全副院长,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中心研究员谢静教授,中心研究员、暑期学校班主任伍静博士及全体学员出席。
开幕式由中心研究员谢静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教授对中心十四年来坚持暑期学校办学、探索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表示肯定。多年以来,暑期学校坚持邀请国内外不同学科的权威学者参与授课,课程主题紧跟时代潮流,教学形式不断创新,办校成绩显著,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已经形成自身品牌影响力。米博华教授希望,本届暑期学校学员在一周的学习时光里,感受开放包容的海派风格,恪守严谨规范的治学态度,将复旦作为自己学术思考与交流的精神家园。
中心主任黄旦教授表示,暑期学校能够坚持办校十四年、形成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得益于不同领域权威学者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教育部、研究生院、新闻学院等多方机构对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力支持。正因如此,“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成为国内起步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新闻传播学科暑期学术品牌。近年来,跟随学科转型发展,暑期学校的课程主题与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以求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效果。黄旦教授对暑期班学员提出要求,希望全体学员静下心来、保持认真专注的学术态度;保证扎实的课程文献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对话,不流于空谈观点;敞开自身,用心聆听和理解不同学术视野的交汇;通过不断地感悟思考,体会学术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学员代表、中国传媒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蒋东旭从自身经历出发,表示考上博士、参加“新闻传播学界的黄埔军校”,是他三年以来自我勉励、自我检验的标杆。在新媒体变革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暑期学校学员将秉承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树立远大学术志向,努力扩宽学术视野,回应时代要求。本次暑期学校为给学员提供了一个“问”与“想”的学术空间。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楚永全副院长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十四年来保持学术初心、不惧波折辛苦、坚持主办暑期学校表示由衷的赞赏与感谢。楚永全副院长认为,暑期学校权威的师资队伍和创新的研究视野,能够为立志向学的青年学者提供优质学习交流平台。“科学研究是艰苦的事业,科研工作者的特质就是从中提取欢乐,然后把科学和欢乐一起带给大家”,暑期学校的学习生活,将让全体学员体验收获知识、理解研究的无穷乐趣。
中心主任黄旦教授阐述了城市传播的理论定位与研究思路。城市传播领域瞄准以媒介为中介、以交往为核心的城市沟通实践,关注城市网络连接系统、社会关系形塑交往、意义建构共享等多维传播面向,以建立关系、生成形式与组织的互动概念为方法论,探索传播作为相互运作、相互嵌入、相互改变的实践,造就城市生生不息的动力。目前,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张以城市传播的重大问题为对象,创新研究范式,构建中国传播学术和话语体系,并以新媒介背景下的中国城市传播实践状况调查和评估、数字人文与城市信息可视化、中国现代城市媒介史和媒介哲学四个维度展开。以求抓住新传播革命的历史机遇,对新闻传播学研究范式创新起到引领作用。
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认为,从理论维度上,城市是交流系统,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性的动力和基础要素;从历史维度上,城市和传播关系密切,在现代社会初期,大众媒介和现代城市相互构成,在后现代社会,传播媒介和城市的关系又成为一个核心的视角;放眼未来,全球化、新技术、城市化这三股浪潮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人类未来的命运,城市和传播的关系变成了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根本性要素,因此,需要把媒介技术与城市相互勾连,将技术媒介形态发展作为城市传播研究重点,思考新技术时代人类社会的境况。
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认为,在当前,学界、业界不同领域都高度关注中国城市发展状况。在诸如城市微更新议题的跨学科探讨中,学者广泛聚焦城市媒介与多元主体交往问题,城市传播能为此提供富有阐释力的理论视角。为此,本次暑期学校不仅将引介媒介技术理论和前沿经验研究方法,还将涉及如人工智能、模拟仿真技术和智能城市等前沿议题的原创性学术见解,扩宽暑期班学员对新技术与中国城市关联的视野。
中心研究员谢静教授认为,研究的创新,关键之处在于借由新的媒介构成要素所带来的崭新经验,改变我们对于既有的时空观念、人与城市关系的认识,以新的理论范式重新理解既有的历史经验。可以说,新技术带给研究以双重变化:既是技术本身形成的经验变化,也是研究者理解方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