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城市:新视野、新路径、新方法——第16届“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开幕

发布者:廖鹏然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10


2020年6月29日上午9点30分,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6届“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正式开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陆晔教授,中心研究员潘霁教授和周海晏副教授,以及来自全国80所高校的172位暑期班学员参加了开幕式。由于疫情原因,本届暑期学校的开幕式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进行。


开幕式首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教授致辞,米院长表示,暑期学校至今已经延续了十六届,从2005年至今从未间断,在疫情期间举办这样一次特殊的线上暑期学校与往年有极大的不同。在新冠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每一个人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疫情虽然是在几个地区先爆发的,但是在现在是全球都在蔓延,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米院长指出面对现实的剧烈变化,新闻传播学科应开拓自己的视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之中,他鼓励参与暑期学校的学员们“不妨把眼界放开一些去瞭望,我们前进道路上更远的地方,去重新评估我们新闻传播学科,特别是传播学科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


随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暑期学校已经办到第十六期,在全国来说是历史最长的一个暑期学校。暑期学校始终以培养后备人才,创新研究生的教育为初衷,一直是公益性的。回望这十六年,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暑期学校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因为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与精神气质,黄旦教授将其归结为四点:第一是暑期学校的办学非常认真,不为虚名,所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都是经过再三斟酌,体现着复旦治学的认真精神;第二是暑期学校以学术为本,一切以学术为考量,确确实实来考虑在目前的情况下面,同学在学术上需要怎样的一种进一步的启示或者刺激;第三是暑期学校是面向现实,关怀现实的,课程的设置与理念与当下新闻传播激烈变化的现状是密切相关的,而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考量;第四是暑期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创新,随时根据变化来始终引领前沿,让学员能够进一步地体验到现有应该要关注什么样的问题。他指出暑期学校“不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教育问题,而是应该通过我们的讲课方式,通过我们课程安排,通过我们管理,让我们学员能够体会到复旦大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黄旦教授也对暑期学校的学员提出了期望,“一个暑期办学校,或者说即便是学校上课,好或者不好,从来不是教师单方的需求,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情。如果学生没有任何的付出,来对教师提出很多的要求,这是不公平,也是没有道理。”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本次授课的管理与往年不同,不再有直接性的管理,而是使用网上的间接的管理,这就更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的投入和认真。最后他希望同学和老师能一起努力,使这次线上的暑期学校,能像往年线下的办学一样,取得圆满的成功。


教师代表、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发言表示,今年是自己从教的三十周年,回顾三十年间,新闻传播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媒介作为一个印刷时代的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现在完全改变。”与三十年前相比,新闻传播学教学的话语体系与知识系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给作为教育者、研究者的高校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孙玮教授认为,想要应对这样的变化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保持好奇心,敞开自己的学科话语体系,对一切的人类文明成果与社会体系进行开放并与之对话;二是要能沉得下心,保持自己个人的学术的专注度和个人的学术的积累,当下的年轻同学与青年教师拥有比过去好的多的学术发展的机遇,应当格外珍惜。孙教授在发言的最后与在座的学员共勉,通过暑期学校的交流机会,来探讨未来新闻传播学如何再度崛起,发展出自己的黄金时代。


学生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朱琳发言表示,参加暑期班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跟同学们一起学思践悟。朱琳同学认为学术生活既是一种苦涩的追求,更是一种辉煌的跋涉。暑期学校不仅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虚心聆听、批判性的参与,创造性地应对,怀有远大的眼光、进取的精神、包容的态度,认识时代、带领时代,做温暖的人,做有温度的学问。


最后,全体学员在视频的伴奏下,合唱复旦大学校歌,至此,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6届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正式在线上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