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语录 | 黄旦:报纸与报馆 考察中国报刊史的两种视野——以戈公振和梁启超为例

发布者:廖鹏然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11


报纸与报馆:考察中国报刊史的两种视野——以戈公振和梁启超为例

黄旦

主题概要:

报纸和报馆,是两种考察报刊历史的不同视角。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以内容“原质”和形式“原质”为依托,推演出一份报纸样板: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刊行者,对于后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报刊史研究有着卓著的影响。然而,戈公振不仅将报纸看成了一个静物,类似于工艺品,甚至确立为唯一的样式,似乎具有“本质性”,从而剥离了报纸与其历史形成的关系,报刊史成为如何接近或者背离这样一张大写新闻“纸”的评估史。梁启超则不同,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重要文章中,均是以“报馆”为切入点,并开创性地从政治意义上的“去塞求通”,与传统中国的“太史陈风”等等相接,由此为现代报馆定位。在梁启超的眼里,报纸是报馆的运作及其呈现,运作在于人,在于报馆的品格,故而提出“宗旨定而高”等种种操作规范,最后则是落入媒介使用史。

今天的报刊史研究,要在这两种中国报刊思想的宝贵资源基础上,转换视野,打开想象力,从人类之“通”入手,以印刷之“通”的特殊性着眼,重新理解媒介与媒介、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分”与“合”,以展示和呈现报刊影响、改变和创造社会和文明,由此开创出中国报刊史研究的新路径新局面。


授课语录:
报刊史不能被还原为“报纸”的创办和使用评估史,而应该是报刊创造的历史,是报刊作为人类和社会存在的构成部分,作为人类交往的一种形态,在互联共通的“中介化”实践中开创并实现多种可能性的历史。


[版权声明]该系列文章为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纪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引用格式]黄旦(2020)。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语录。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