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晔 | 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

发布者:廖鹏然发布时间:2018-12-31浏览次数:20


陆晔 | 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的《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一文摘要。本文章发表于《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学术信息速递 | 新闻业变迁

本期,我们推送陆晔教授的《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一文摘要。文章阐述了文学新闻作为一个包括报告文学、叙事新闻、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在内的庞杂文本门类,在中国市场化媒体文本创新中的经验体现;在新技术和可视化浪潮下,文学新闻或将以数字化复兴。该文已刊载于《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长期以来,文学新闻是一个含混不清的庞杂领域。文学新闻指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新闻报道的文采,而是一种以文学的方式驾驭现实题材的特殊文本,这背后是一系列关于如何呈现有关现实的事实性信息的理念和原则。“文学新闻是一种非常规的写作形式,它遵循常规新闻报道和表达真相的所有惯例,同时采用更常见的与修辞有关的叙事技巧。总之,新闻就像文学一样。”

尽管不同国家的文学新闻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源流,但也共享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与虚构写作不同,文学新闻首先是其新闻性或曰事实性。文学新闻是用文学武器来讲述真相的“现实的戏剧”,当然其价值不止于此,而“在于公民生活核心的道德和政治追求”,“人文兴趣则是其不变的持久吸引力的来源”。

那么,文学新闻和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新闻或常规新闻有何不同?以非虚构作家、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艾米·威伦茨的看法:常规新闻报道随事件实时展开,“新闻被写下了,但不是被写作的,因而不是文学”,而她感兴趣的是“记忆和写作、叙事和角色、对现实之粗粝和细腻之美进行恰如其分的观察”。然而无论个人从业经历还是文本,文学新闻和常规新闻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即便在威伦茨看来与文学新闻格格不入的日常持续产出的传统报业,也从未被完全排除在文学新闻的领地之外。

文学新闻的一项重要文化价值是与主流的对抗。在1950年代的南非,文学新闻被认为是作家和记者自觉阐释自己公共文化身份的关键场所,也是媒体和公众共同建构集体身份认同的关键场所。近年的一个热门议题是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维奇,第一位以文学新闻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她的新闻作品有着明确的文学意图,是俄罗斯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也是冷战时期前苏联新闻报道传统的一部分,其作品的颠覆性来自丰富的生活细节与国家制度之间的张力。

此外,文学新闻也与主流文化甚至主流新新闻主义本身形成张力。非裔美国文学新闻——那些由黑人作家、记者写下的故事,从十九世纪晚期开始直到今天,无论其文学技巧还是其之于当代文化的意义,都在美国主流文学新闻之外拓展出更具复杂性的独特轨迹。

文学新闻也是女性打破性别框架的重要文本。法国作家弗朗索瓦丝·吉鲁的文学新闻实践被认为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女性新闻从业者的丰富传统,那些用以规避性别框架制约、从立场到写作形态的一整套实践策略,在吉鲁这里成为“journalistic enallage”,包括主观叙事视角、反讽、对话写作、个人化写作。

文学新闻于中国并不生疏。始于1930年代的左翼革命报告文学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报告文学一度因其社会批判引发轰动,但也因市场化报纸的崛起而式微,在《华尔街日报》、《纽约客》这些以新闻的故事化和写作的文学性见长的报道文体影响下的特稿写作,开始成为市场化报纸的文本选择。

作为中国媒介改革三十余年间曾深具社会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南方周末》“以舆论监督报道和重大新闻扬名,但从2003年起,《南方周末》的特稿,已经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拳头产品之一”。《南方周末》的特稿写作被认为是其文体创新的典范之一,它不仅与1960年代美国新新闻主义推动社会改革的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其文体也承袭了文学新闻的几大特征:一幕场景接着一幕场景的结构,对话实录,大量细节描写和第三人视点,是典型的故事范式。

特稿这一故事范式的新闻文体,被《南方周末》认为是最靠近文学的新闻文体,其魅力不仅在于挣脱了“新闻的易碎品属性”,“以文本之美妙、情怀之深沉对抗时间的流逝”,而且彰显出一定程度上的现代性的思想启蒙内涵。《南方周末》特稿的文学新闻写作,寻求的是以记者的“判断性的叙述”来表达“文明世界的共识”。在这里,文学新闻被认为是新闻从“某些僵化的原则”中解放出来、既保持记者“纯正的品格和独立的精神”又“永远站在文明这一边”的理念的实践方式,因为“新闻的真与新闻的美都会促进民智”。

在当下新技术环境中讨论文学新闻,移动互联网和可视化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影响因素。2012年《纽约时报》的多媒体融合报道《雪崩(Snow Fall)》不仅获得一周350万次点击,而且因斩获当年度普利策新闻特稿奖引发业内争议。《雪崩》不再是以往那种特稿写作完成之后再进行互联网化的传统报道模式,而是专为移动互联网度身定做的全新的可视化融合媒体产品。

在文学新闻领域,一些观点认为,尽管互联网有助于将多方主体的声音引入文本对话而令文学新闻的呈现更真诚,但对于长篇文本的叙事来说也更苛求了,“互联网呈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虽然可能会丰富故事的外在形式,但也会轻易地玷污文学品质并降低文学质量。”然而《雪崩》依然为文学新闻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思考。在互联网这个沉浸式社交平台上,新技术能否激发文学新闻的创新成就?从文学新闻实践上看,《雪崩》之后,融合媒体特稿领域已有了更多可视化操作。

数字时代的媒介技术能使记者同时履行“传播者和解说者的双重角色,并以印刷媒介做不到的方式塑造信息”。数字文学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在业界的地位都不断提升。至于移动交互性和可视化究竟对文学新闻的品质是利是弊,恐怕无法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具体的实践。新的技术驱动叙事创新,新的叙事召唤新的受众,对于新闻业来说,没有理由不看好算法推送、标题优先的高点击量简要新闻报道之外长篇文学新闻的可视化前景。

作者简介:

陆晔,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版权声明]本文发表于《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个人转载不在版权限制之内)。如公开出版机构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刊发杂志及作者本人获得授权。

[引用格式] 陆晔.(2018) .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