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明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社会互动展开连接、渗透和交叠的一种重要形式。数字时代的公共艺术实践,可以同时发生在线上和线下,发生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开掘新技术可供性(technological affordances),激活“附近”,重构交往情境,创造“媒介地理”,在调节社会、审美与技术的过程中,参与者的多重嵌入,与构成社会网络的其他动力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促成“审美公共领域”。本单元课程聚焦这一过程中的多重耦合关系,从传播学视角考察公共艺术实践的典型案例。课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讨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众艺术传播中如何构成审美公共领域,以文化情感和审美的意义创造与公共领域的其他维度持续互动;第二部分着眼于公共艺术传播叙事中的公众参与,如何触发展演-观看的互动,形成“剧场性”文化,从而公共性的拓展和凝结提供丰富的可能性。
图为陆晔教授授课现场
陆晔教授在上午的授课中提到,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公共”与“参与”。艺术审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并非泾渭分明的二分关系,审美和情感同样是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中的群体以及个人而言,积极参与公共艺术实践,还有着激励、凝聚、愉悦和启迪等丰富的价值意义,从而形成了城市之中“审美公共领域”的基础。数字媒介的崛起将公共艺术的发生地引入了虚实互嵌的赛博空间,将在地性的实践纳入到更大的文化语境之中,从而勾连起更为广泛的空间与行动。然而作为研究者,我们在对数字公共艺术实践进行考察时,需要对其背后复杂的力量纠葛,以及其所实际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保持严谨审慎的态度。
陈霖教授下午的授课以“公共艺术传播——‘剧场性’的视角”为题,他提到,回溯人类的历史,艺术始终是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艺术的观念与实践始终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媒介。艺术传播作为一种媒介实践,以特定的媒介来实现自身,借助外在于自身的媒介进行传播与扩散,同时艺术作品本身作为媒介不断构成与触发着交往。通过对“剧场性”概念的解读与引申,“观众的参与”被纳入到公共艺术传播的讨论中来,为考察公共艺术实践所构成的交往空间提供了新视角。如何将公众的参与真正纳入到公共艺术的运行之中,将公众参与视为培养审美意识与参与精神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时避免公共艺术实践对社会问题的遮蔽,是学术研究者与公共艺术实践者都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授课语录:
陆晔:我们需要把所见所想作为研究人类变迁的线索,同时我们也要相信理想主义,相信世界会更好,不管是在审美公共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我们都应该努力去成为进步的推动力量,这既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职责所系,同时也是我们作为社会公民的职责所系。
陈霖:考察艺术与媒介的关系,不能仅仅把媒介当做是工具或材料,而是应该以交互性的思维和视角考察艺术实践中媒介的多个层次和多种面向,由此而探讨媒介为艺术传播开启的不同的可能性空间,从而丰富对艺术创造的理解。
[版权声明]该系列文章为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纪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引用格式]陆晔、陈霖(2022)。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语录。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2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