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语录 | 祝建华、葛岩、潘霁——数字传播与研究方法创新

发布者:廖鹏然发布时间:2022-07-01浏览次数:10

传播研究肇始便默认城市为其经验领域。如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和控制实验等传播学传统方法背后,无不隐含对当时城市技术,社会,文化和个人特征之设定。数字技术改变城市沟通的时空参数,创造新的分析工具。渗透都市生活的大数据、媒介沟通多模态的移动性、虚拟仿真对虚实的再装配,既提供新的分析工具,更催生数字城市新体验。城市的经验与理念、空间与符号、甚至运行背后的因果逻辑都在发生激进转变。据此,本单元从媒介视角,探索数字城市传播研究方法创新。课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城市研究实例,探讨大数据方法与因果推论关系;第二部分介绍模拟研究的理论方法,讨论复杂系统理论、行动者模型(Agent-based Model, ABM)的方法特征和数据模拟在城市传播研究的应用;第三部分从空间视角出发,探讨包括移动研究,基础设施研究和诡异空间导航实验等数字城市传播的研究方法创新。城市传播研究方法的创新刺激并构成了数字时代传播学学术、学科和学问的本土创新。


图片

图为祝建华教授授课现场

祝建华教授的授课以“计算方法与因果推断”为题,他指出,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解释性研究,即回答因果推断的问题。与传统定量方法的融合,以及计算方法内部的融合,将为计算传播学的因果推断能力带来飞跃性提升。

图为葛岩教授授课现场

葛岩教授以“复杂系统、行动者模型与传播现象模拟”为题,为同学们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机科学,通过行动者模型(ABM)来推进传播学研究。复杂系统概念是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共同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其出现打破了过往对于社会发展中心化、规律化、线性化的理解思路,转而将微观的个体行为与宏观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视作是一种非决定论的涌现(emergence)。行动者模型(Agent-Based Model)借助计算机算法,可以对自主、异质的行动者如何在环境中交互进行模拟,并观察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从而为社会舆论、信息流动等传播学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路径与范式。然而,在使用计算机模拟进行社会现象研究时,操作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在为社会绘制“地图”,而非直观的“地貌”,要时刻明晰模拟实验与经验世界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得研究尽可能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图为潘霁教授授课现场

潘霁教授的授课以“从空间入手:数字传播研究方法与路径创新”为题,在授课中他提到,想要完成一个有说服力的研究,预设的理论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与面对的经验现实三者必须紧密相扣,形成合力。对于传播学而言,想要在研究中,理解当前媒介技术经验日新月异的发展,就必须相应的反思与革新研究方法。以“空间”这一广泛受到各学科关注,且与媒介实践和社会交往紧密相关的关键性概念切入,可以将身体姿态和感官体验、导航定向、人和非人元素稳定的拼装和多元移动性等问题引入数字媒介研究。使得研究者可以重新打开,被过往研究范式所“压扁”的丰富空间尺度,从而为新媒体理论创新,新技术的社会文化意义探究,人类在数字时代生存的“重新定向”等,打开新的面向。


课堂语录:


祝建华:相较于着眼“已经发生了什么”的描述性研究,以及讨论“将要发生什么”的预测性研究,分析“为什么会发生”的解释性研究是更为关键和重要的。如果无法解释“为什么”的问题,你所进行的描述和预测都是站不住脚的。


葛岩:正如自然科学中所存在的“物态变化”这一现象一样,各种事物“混沌-秩序”的边界是动态变化的,新事物的性质往往不能用组成它的所有旧事物的总和来解释。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是如此,对于社会科学而言也是如此。


潘霁:经验的变化与理论的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应激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处在一种充满偶然性的必然之中。一方面,经验的日新月异时刻提供着创新的必然动力,另一方面理论又面临着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与影响,而处在不确定之中。两者便始终在此种辩证的张力中,不断影响着对方。


[版权声明]该系列文章为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纪要。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引用格式]祝建华、葛岩、潘霁(2022)。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语录。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