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上午9时,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数字城市:传播研究的本土化创新”——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1)在复宣酒店正式开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陆晔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教授、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罗长远教授以及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分别致辞。
图为米博华院长在论坛开幕式线上致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教授首先代表新闻学院,向今天前来参加“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的国内外各地学者、以及在线上与线下参会的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欢迎,并对中心学术团队筹备会议所作出的努力致以感谢。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全国性学术盛会,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长期致力于推进中国传播学研究理论和范式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传播学话语体系。最近几年来,中心聚焦数字城市传播研究,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数字技术所引发的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立足中国本土城市传播的经验,紧扣城市化、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重大命题,不断开拓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引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经过中心和学院多年不懈努力,以及学界各位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论坛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5年,成为全国瞩目的学术性对话和交流平台,获得了高度的学术声誉。
图为开幕式现场
今年的论坛主题是“数字城市:传播研究的本土化创新”。会议聚焦数字技术与城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回应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从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战略目标。
本次论坛有以下几个亮点:第一,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新闻传播的同道们,以数字城市为切入点,共同探讨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联合发布关于上海和长三角代表城市的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充分展现了中心理论意识、全球视野、本土关怀的研究风格。第三,开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世界与中国”全球知名传播学者的讲坛,邀请了数字人文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卓越大学教授Tobias Blanke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就人工智能数字方法创新、数字城市变革等前沿话题展开对话。第四,推出“交融共作:数字城市的新传播实践”为主题的跨界学术沙龙,结合中心、学院同业界在研究和教学上的联动合作,围绕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大众媒体转型、公共文化实践等业界学界双方共同关切的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跨界共建数字之都的传播实践框架。第五,从150多篇投稿文章中严格筛选出70篇高质量论文,形成包括元宇宙、疫情城市、数字艺术、数据城市、移动媒介与城市空间等在内的15个内容丰富、议题前沿、创新水平高的分论坛。
图为论坛现场,参会师生正在签到
本次论坛,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局势,仍然有这么多的老师和同学克服重重困难前来参加,作为主办方,我们着实为此感到高兴。这也充分的显示了本次会议的议题在学术研讨上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祝大家充分享受此次学术对话交流和碰撞的机会,也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最后在疫情期间参会,请大家注意防范,保重身体,谢谢各位。
此后,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罗长远教授在线发表致辞。罗长远教授代表复旦大学分管教育部基地的陈志敏副校长与文科科研处顾东辉处长,欢迎大家参加2021年“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
图为罗长远教授在开幕式线上致辞
复旦大学共有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全国首批106个重点基地中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在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评比中,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整体获批优秀,是新闻传播学科的4个基地中唯一获得优秀者。在全国151个基地中总分名列第四,中心按照教育部关于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精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强调理论意识、经验取向、全球视野、本土关怀,也是全国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签约高校高端智库联盟的研究机构。
图为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陆晔教授正在主持开幕式
中心目前有50余名专兼职研究人员,并与海内外不同高校合作共建多所研究机构,拥有期刊《中国传播学评论》,至今已坚持举办了17年“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每年一度的“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已经成为学界瞩目的全国性学术对话和交流的公共平台。
2020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迎来了新一轮的评估,中心展现了强劲的研究实力,希望能捍卫优秀基地的荣誉,在这里我也代表学校感谢各位师友长期以来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关心,感谢米博华院长、张涛甫书记、周葆华副院长等新闻学院领导对中心发展的支持,也感谢黄旦教授、陆晔教授、孙玮教授、潘霁教授等历届中心学术团队的辛苦付出。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图为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最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谢谢现场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也感谢在线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刚才我们学院的米院长以及我们学校文科处的罗长远副处长都很好的介绍了我们中心的发展历程。我的致辞就想说一些对我们中心这些年来学术的传统、学术的立场和学术的态度的理解,我认为这样的价值是体现在我们论坛以及我们中心系列的学术活动当中的。大概有三点,这三点同时也是我们这个论坛的特色。
第一点是充分准备、追求质量,比如说今年请Blanke教授来做主旨演讲,我们很早就联系他,而且请他发来他所做的相关研究资料,仔细的研读。昨天他甚至把他今天下午的主题演讲PPT发给我们,并就演讲的细节与我们再度进行了讨论。在会议的准备中,中心的学术团队要保证论坛中各个部分的内容紧密围绕着我们论坛的主题,追求质量、充分的进行准备,来组织安排我们筹办的每一部分会议。
第二是开放性和聚焦核心议题形成了很好的平衡。所谓开放性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我们论坛一直提倡,在当前数字媒介时代到来的时刻,用跨学科的视野来提升我们新闻传播学对话的能力。所以大家看到我们会议的安排,包括开幕式结束后,我们精心准备的圆桌对话,也是想采用新的形式来体现我们的开放性、对话性和交流性。但是开放性又不意味着忽视对主题的设想,我们中心最近十年来的发展,是聚焦在技术、媒介、城市这三个关键词之下的,在此基础上开放自我、积极对话来形成我们中心学术的积累和推进。
第三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立足于中国本土化新闻传播研究理论的创新,与当下的实践形成对话。我们这个论坛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有很多年轻人所做的前沿理论或实践研究到论坛来做首次的发表。我们论坛邀请了一些老同志都是做配角的角色,来给年轻人的思考结晶做点评,来带动中青年学者的理论和前沿的创新。
图为开幕式现场
所以以上三点是我自己理解的我们中心多年来坚持树立的学术传统,当然我们非常高兴看到,通过“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传播与中国”工作坊等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呈现和表达,我们所坚持的这样的学术传统,得到了来自新闻传播学界,以及跨学科学者的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所以在这里要感谢以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首的,各个方面的组织机构力量对我们的支持。
此外要特别感谢我们中心上一届的领导黄旦和陆晔老师,他们两位为奠定现在中心的基本面貌和学术传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成效。当然,今天最要感谢的就是各位来参加我们会议的学者和研究者,包括我们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同学们。我最后想说我们现在又处在关键的时刻,从小一点说是中心进入了新的“十四五”规划时期,今年论坛我们也通过各个板块,把“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新的学术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
从大的方面讲我们正面对非常剧烈的时代变化,比如说最近流行的元宇宙概念,如果我们对于像元宇宙概念所折射出的技术带动整个社会变化的大背景视若无睹,就有沦为麦克卢汉笔下“技术文盲”的危险。所以面对这样巨大的变革,我们新闻传播学学者怎么样抓住这个机遇来展开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够确立我们在整个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当中新的学术地位,做出独特的学术贡献,现在是关键时期,数字媒介的冲击已经远远超过了主流媒体转型中遭遇自媒体张力这样一种简单的范畴。在“十四五”第一年,同时也是像元宇宙这样技术奇观出现的时刻,我们今天汇聚一堂,希望大家互相启发碰撞,能够展现我们新闻传播学对于这个转折和新时代的学术理念与创造。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在两天在上海的会议期间能够安全、健康、开心,谢谢。
图为张涛甫教授到现场致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也在参加其他会议的间隙专程来到开幕式现场,对前来参会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欢迎,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在开幕式结束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主持了“数字城市:传播研究的本土化创新”圆桌论坛。黄旦教授表示,中心2011年在宁波开会的时候定下了城市传播这样一个基本研究领域,到今天恰好是10年。在这10年历程中,中心把传播作为研究的范式,用媒介作为视角来看城市是如何综合了这种传播的现象。今天上午在房间翻一本书,里面正好提到了几句话,跟整个中心的研究来讲是比较契合:“从印刷制版技术到电子技术,实际上是城市人口不断扩大,然后不断内化成一个交流机器的过程。”这也恰恰是今天圆桌讨论的基本想法,也就是说数字城市不是手段的问题,也不是数字加城市的问题,而是要是把数字城市放在都市革命那样一种层面上来理解总的范式发生的变更。不是说过去是大众传媒,现在有了数字技术,于是我们城市传播如何发生变化,而是将数字城市作为理解当下中国现实中社会、经济、文化整个变化的这样一个观点上来进行认识。
图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黄旦教授主持圆桌对话中
此后,来自国内各个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0位嘉宾分别就何为“数字”、何为“数字城市”、数字城市背景下学术研究如何进入与突破等问题进行了观点阐述与交流,各位学者一直认为应在数字化的浪潮之中突破原有的范式与学科限制,发掘开拓传播研究的想象力,以此来搭建我国本土化的传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图为圆桌对话现场
此后,在上午11时20分,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与研究员李梦颖博士共同发布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与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的联合研究成果——《“码之城”: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聚焦“二维码”这一当前中国数字技术实践的典型范例,分析上海及长三角代表性城市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并对如何在未来建设可沟通、宜生活的数字城市做出展望与提议。
图为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在进行报告发布
全球二维码应用九成以上在中国,健康码、支付码、交通码等二维码应用深度嵌入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全球数字技术浪潮中的中国本土化经验,引发了众多学科的高度关注。二维码的存在和扫码实践已经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码之城”的出现展现了数字技术与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意味着代码软件正在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直接驱动社会系统的运作,激发了城市沟通的巨大潜能。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城市数字沟通力需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改善行政的信息区隔与平台的封闭垄断现状,并加强市民主体的参与以及媒介素养。
图为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李梦颖博士在进行报告发布
2021年初,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与解放日报社上观智库中心联合发起了成员涵盖长三角地区各大报业集团与知名高校的“长三角数字沟通合作体”,本次发布的报告也是合作体的初步成果,下一步中心将通过合作体,在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地区招募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参与调研,继续“城市数字沟通力”研究的展开,依托学界与业界的携手共进,推动数字媒介与城市发展,服务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