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学讲座”——第20届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顺利闭幕

发布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4-07-11浏览次数:10

图为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正在主持闭幕式

2024710日中午12点,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20届“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圆满完成所有教学活动,正式结业。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中心主任孙玮教授、中心副主任李红涛教授、中心研究员周海晏副教授和李梦颖青年副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的54位暑期班学员一同参加了闭幕式。

图为中心主任孙玮教授做暑期学校小结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首先进行了暑期学校小结。她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做研究过程中总结的两点经验教训。其一是要打破理论的迷思,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不能让我们的头脑被琳琅满目的新理论支配,要在具体的研究体悟中,生成属于自己的学术框架,大胆创新思维。其二则是要在研究中将“小切口”与“大视野”并重,我们应当以经验田野、具体问题的“小切口”进入研究,并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把它放置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在研究中感受自身生命体验,对周遭社会变化保持敏感,持续关注中国以及全球的社会发展与公共利益。研究不是纸面上的理论推演,也不能只关注个人的兴趣,而是要秉持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做出兼具自身特色与公共价值的研究。最后感谢所有同学在如此炎热的天气来到上海,愿大家能够体验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美好一面,欢迎大家之后继续参加中心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祝大家身体健康,一路顺风。

图为学生代表、南京大学博士生黄公达发言

此后,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黄公达同学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他首先感谢老师们的倾情授课,并以“开放”“更新”“革命”三个词来总结本次“媒介学讲座”的心得体会。他提到,“开放”在于学术视野之开放,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哲学、文化、艺术、记忆、计算科学、叙事研究等不同领域的相关议题,开放的学术视野为我们重新思考熟悉的研究方向带来新的收获;“更新”在于新传知识之更新,当前的研究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只有不断向前努力,才能回应我们的时代、社会发展、学科建构和知识生产的需求;“革命”则在于新传理解之革命,传播意味着区隔,媒介在凸显的同时也在遮蔽,如果我们只关注其中一面则可能会忽略其他可能性,当下我们既要有学者的坚持,也要时刻对自我进行批判。最后,衷心祝愿大家都能成为具备开放的学术思维,持续更新知识,勇于自我革新的新传学者。

图为学员代表曹时雨同学领取结业证书

此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副主任李红涛教授宣读了本届暑期学校结业的54位同学的名单,并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曹时雨同学代表全体结业学员领取了暑期学校结业证书。


图为暑期学校师生合唱复旦大学校歌

在闭幕式的最后,全体老师与同学一起在视频伴奏下合唱了复旦大学校歌,“媒介学讲座”——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第20期)正式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