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城市变迁:媒介的视角——“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第四期)举行

发布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2-01-18浏览次数:10

2022115-16日,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期“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在线上成功举行。

   

  图为会议线上合影

工作坊以“传播与城市变迁:媒介的视野”为主题。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八位学员报告了自己的研究纲要,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予敏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黄旦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教授,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教授,复旦大学周海晏副教授,上海大学孙藜教授以及苏州大学陈霖教授对学员报告进行了点评和学术讨论。


工作坊开幕式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首先作为承办方代表深圳大学对工作坊的举办和各位专家及学员的参加表示欢迎。他认为,“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是新闻传播学术界少有的真正意义上以学术讨论为主、对年轻学者真正有帮助的一种深度学术讨论会。巢教授还表示,“传播与中国”的主题对自己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并号召学者们共同关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变革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他对专家学者们为此次工作坊的辛劳付出表示感谢,并希冀后续能够与主办方继续合作,为推进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

接着,中心主任孙玮教授代表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介绍了本期工作坊研讨论文的基本情况。孙玮教授之处工作坊所接收论文整体呈现出跨学科、水准提升的特点。工作坊强调对学术的认真和敬畏。工作坊专家委员会经过多轮讨论,从自发投稿的81篇论文中严格遴选了8篇较为典型的研究参加工作坊深度研讨。工作坊每位专家都事先认真研读所有文章。每篇论文学员陈述,专家点评和对谈三个环节共一个多小时,希望以实际的学术研讨,体现深入交流,认真坦诚的学术氛围。

  图为中心主任孙玮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四期,“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已经形成了一个“无形学院”,一个理想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他期待出版社能够持续发挥中介性功能,深入参与到学术的生产讨论中,共同推动学术进步。同时也期待工作坊能够持续办下去,让学术对话的氛围越来越浓。


 图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教授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予敏教授在开幕式中表示,学者始终关心中国问题和中国意识,“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形成了一个老中青学者共同交流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大家可以通过完全开诚布公的,没有任何功利性、仪式性、表演性的学术交流推进知识的共同创造。期待对学术志业有共同追求的“同志”都能在其中有所收益。

  

图为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予敏教授 

为期两天的工作坊研究发表和评论共分为四个阶段。115日上、下午分别讨论了第一、二、三阶段的六项研究,116日上午完成了第四阶段的研讨。第一阶段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孙藜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的宫林林、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入豪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纲要。


图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黄旦教授

宫林林以写作团体“乌力波”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乌力波在创作实践中对城市不同维度的探索,考察了写作与城市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她看来,写作不再是一个属于文学建制的活动,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写,而是一个诞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动态的行动实践和意义生成过程。通过对文字中的城市形象与城市想象、共同写作的发生、个体的行动与复数的写作这三方面的介绍,她认为,写作应该是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的潜力发掘,最终让城市成为一种汇聚,爆发出集体的力量。


图为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

刘入豪以城市异乡青年对网络交友软件的使用为切入点,探究了数字交往时代下城市异乡青年的赛博爱情。通过对网络交友软件Soul的网络民族志调查以及深度访谈发现,城市空间给异乡青年带来的漂泊与孤独感使得亲密关系成为他们寻求情感慰藉和对抗原子化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平台在为城市异乡青年提供情绪的出口的同时,也在塑造亲密关系的形成,这些亲密关系呈现出可选择性、超人际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图为苏州大学陈霖教授

对于宫林林的研究,吴予敏教授围绕为什么是写作、何人在写作、写什么、怎么写这四个问题,从中国经验与中外比较的角度了点评进行。他认为,集体性写作的梳理应该关涉到中国经验,需要把究竟什么人在写作、以什么方式写作的问题厘清。法国文化将日常生活经验的提升作为一种文化解放的途径这一思路在中国场景中是否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写作能否成为我们对现代性话语控制的逃避途径的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黄旦教授肯定了宫林林将乌力波与城市进行连接的学术想象力,同时也指出,文章缺乏对写作含义的基本把握。乌力波最初面对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如何认识这种文学思潮的问题有待厘清。黄旦教授还指出,文章所举的例子过于零碎,缺少对写的城市与体验的城市之间互相作用的阐释,亦缺乏作者自己的观点。


孙玮教授、孙藜教授和陈霖教授分别就宫林林在研究中对城市写作的阐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孙玮教授认为,宫林林从艺术感知的角度,敞开了人、城市、媒介之间互相作用的新关系,对新闻传播学科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视角。他建议研究可以突出媒介,尝试挖掘作为媒介的写作如何创造和开启了人与城市之间的新关联。


图为中心研究员周海晏副教授 

刘入豪等人的研究由孙玮教授和周海晏副教授进行重点评论。孙玮教授肯定了同学当下对新媒体实践的敏锐洞察力,但同时也指出文章的研究问题不够清晰,没有抓住赛博爱情议题的独特性,最后只能落到非常一般的结论当中。同时也缺乏对中国现实文化意义的捕捉,城市的概念在其中亦是脱空的。孙玮教授认为,文章不应该用赛博爱情验证数字交往的一般性特点。相反,应该从数字交往的基本特点来看个案当中怎么创造了中国城市青年的私人关系以及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周海晏副教授提到,这篇文章存在着大众传播范式的预设,丢失了Soul本身的媒介特殊性,这就很难看到概念本身的丰富性及其与其他的理论脉络存在交织的可能性。她认为,针对异乡,可以把数字的异乡和齐美尔所讲的异乡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可再根据Soul媒介本身的特殊性,将其与数字媒介时代早期的社交媒体的异乡样态区分开来。


图为上海大学孙藜教授

多位评论人就刘入豪等人的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黄旦教授指出,文章标题中的“流动与适应”本身就带着因果关系,这就失去了研究本身的学术性思考。他同时也指出文章的文献综述缺乏逻辑,文献应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而非一味地编织。潘霁教授补充道,研究在方法应用上也要更加谨慎,因为方法和理论是连在一起的。用网络人类学志的方法之前应该先弄明白想解决什么问题。孙藜教授认为,做学术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品格就是辨析能力,辨析的前提是将经验或理论陌生化。赛博爱情看起来人尽皆知,但只有陌生化了,我们才能知道从什么地方确立起自己的立足点。


20221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第四期)继续进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余晓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张婧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刘娜、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实习研究员高洋、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雪以及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博士后周夏宇分别报告了所提交的研究,并接受了现场专家的点评。两天的工作坊分别由陈霖教授、周海晏副教授与潘霁教授主持。

  

图为学员余晓敏正在报告论文

余晓敏以技术代码为理论工具,通过对2019年谷歌人行道多伦多项目设计方案的梳理,作者提出将数字城市形容为“控制论场景”,并立足于此理解当今智能化城市中的“城市数据”与公共参与两个突出争议点。研究认为,“城市数据”之争体现了资本试图借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重塑规则;围绕公共参与的规划和争议体现了“递归公共参与”在数字城市场景中的重要性。对数字城市的批判,应当突破传统研究中对于主导权力及人文价值的关注,以计算机逻辑为起点,将数字技术的特征与现象纳入到批判中来。

  

图为吴予敏教授正在点评

吴予敏教授与潘霁教授对的文章进行了点评。吴予敏教授认为,余晓敏的研究借鉴芬博格等人的技术哲学理论,反思传播政治经济学现有的批判路径,不是简单的将技术视作工具,而是视作人类潜能开放的可能性,从而打开了被过往的权力批判所遮蔽的新维度,对可沟通城市作了建设性的讨论。作者在写作中所使用的“技术代码”“递归公共参与”“控制论场景”等概念,还需进一步的打磨和推敲,应当在写作中明确理论工具的指向,将之更清晰的展示给读者。潘霁教授肯定了研究的经验材料选择与反思传统批判研究的研究取向,同时指出作者应当将现有文章中多个理论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出厘清,进一步明晰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还应当思考目前的研究是否能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形成有效的对话,以及文章现有的结构能否进一步紧凑等问题。


 图为潘霁教授正在点评

黄旦教授指出,目前所呈现出来的文章所侧重的是对过往批判研究的辨析,指出其对技术问题的忽视,但未能看到作者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得文章停留在对前人的纠正上,未能形成新的观点与之对话。作者应当进一步打开思维,用更总体性的视角来重新思考研究如何定位,从而将之置入到相应的学术脉络中去。

图为学员张婧妍正在报告论文

张婧妍以南京大报恩寺复建工程为例,将媒介视作社会的记忆载体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在恢复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历程中,电视围绕自身组织起了一个仪式性的时刻。并通过在这一时刻中呈现的媒介事件桥接原本分离的要素,组织起了一种媒介化的记忆。这也反映出当代城市通过营造历史文化空间保留记忆的探索中,主要的“技术性难题”在于如何将实体的空间重新嵌入变化中的记忆技术,使之再度成为记忆的载体。

  

图为黄旦教授正在点评

黄旦教授与孙藜教授作为嘉宾对文章进行了点评。黄旦教授认为文章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对于大报恩寺复原过程的经验材料的书写与罗列,该个案具有丰富性与戏剧性。但当前的经验材料缺乏与理论脉络的张力,从而使得文章缺乏鲜明的问题意识,成为了材料与理论的相互印证。此外现有的研究内容也无法回应题目中所包含的空间、记忆与技术等问题,对于文献的把握和梳理也存在犹疑,之后需要思考研究的定向。孙藜教授指出,作者以大众媒介为出发点讨论空间,但却未能把媒介重新再造空间的机制过程展示出来。同时,对于选择这一个案的特殊性缺乏阐述,未能把大报恩寺的历史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文章没有将媒介塑造的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空间二者串联起来,发掘其中的差异,从不同维度对空间与记忆生产进行书写与分析。

  

  

图为学员刘娜正在报告论文

刘娜聚焦数字技术对于普通人日常美食实践的影响,运用数字美食概念,分析了被数字技术中介化的日常美食实践如何从私人生活经验转变为公共议题,数字美食相较于传统美食的新特点与新变化,以及这些新变化带来的现实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美食形成了一种新的日常实践制度,这使得数字时代的美食内涵、美食实践者、美食知识、美食法规、美食空间等都明显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美食。美食的味觉重要性靠后,美食定义者更加多元,且与资本密切相连,美食的空间实践性增强,并以正式制度的形式对现实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为陈霖教授正在点评

陈霖教授及孙藜教授对刘娜的文章进行了点评。陈霖教授提到,研究结合既有的国外文献与本土化经验,尝试将数字美食研究转化为本土研究的理论域、问题域,这一取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文章目前虽然关注了数字美食这一主题,但对于数字美食与日常饮食如何经由数字媒介而发生分离的中介化过程没能做出足够的关照。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还缺乏统一的逻辑,从而显得较为松散,作者可以进一步追问数字美食的界定者究竟是谁,以及界定过程背后的运作机制,从而打开这一主题背后的公共性、陌生化、商业化等面向。孙藜教授认为,研究是以饮食为主题,但却未能在文章中展示出食物本身与饮食环境的特殊性,从而使得经验材料有抽空感。同时,应当在动笔之前,先对研究主题进行前置性的思考,发掘其特殊面向,避免流于一般性的描述。

  

图为孙藜教授正在点评

孙玮教授指出,在研究中不能将学术概念简单的与常识相等同,同时对于经验材料的搜集与运用不能将之一般化、模式化,而应该将之置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与历史之中,要以宽广的视角进入研究,再聚焦在具体的点上。对于数字饮食的特殊性,包括感官的、身体的、场景的展现,以及经由美食实践的个体之间的连接都需要呈现出其丰富性。

  

  

图为学员高洋正在报告论文

高洋通过对广州东方宾馆音乐茶座这一改革开放早期的重要文化空间进行了溯源性探索。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就“广州东方宾馆音乐茶座”的开设时间与开设主体进行明确。同时以发展史和学术史之双重视角对其在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史上的“起点”定位予以讨论,对“东方宾馆音乐茶座的开设—文化娱乐业/文化市场的兴起—文化产业的兴起”这一逻辑链条是否具有可靠性进行了初步论证,最终将其纳入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兴起的过程起点论中。

  

图为张毓强教授正在点评

潘霁教授张毓强教授对文章进行了点评。潘霁教授首先肯定了该选题的价值,音乐茶座及其所处的历史时空,将外来的文化符号、商品和本地的饮茶文化连接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复杂结点,具有丰富的面向与研究价值。目前研究过于执着于文化产业的定义,而遮蔽了音乐茶座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的特殊性,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张毓强教授认为,文章目前还只是经验材料,行文主要是在传统的文化史脉络中进行考证和梳理,但目前缺乏问题意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来源于操作性与政策性层面,使用这一概念进入无法完全展示音乐茶座的特征和价值。

  图为学员韩雪正在报告论文

韩雪聚焦于“数字敦煌”中文网站的经验材料展开分析,将调动遥感知觉的过程理解为一种具身的数字媒介实践,讨论“数字敦煌”中的具身实践是如何通过界面、虚拟可导航空间、全景漫游三个维度的感知数据建构起一种私人的观展体验。作者提出,新兴技术未来发展的规划、投射或想象始终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密切纠缠和协商,对人的审美感知同时产生的着解蔽与遮蔽。在技术加速的语境中更“美好”地生存,艺术依然是我们最大的慰藉,无论它以何种方式存在。

  


图为孙玮教授正在点评

孙玮教授和周海晏副教授对文章进行了点评。孙玮教授肯定了作者从感知艺术这一当前过去学界所欠缺的,今天传播学研究需要大力关注的新视角切入的努力。但目前的研究问题指向比较模糊,使用的理论较多,而无法将其贯穿成统一的视角,此外作者对于虚拟可导航空间等概念的学理性以及博物馆这一具体案例的特殊性的理解还较为欠缺,下一步需要继续打开视角,将博物馆与审美等问题放到背景中来探讨。周海晏副教授认为,论文中概念过于庞杂,出现了感官数据、情感流动与交互界面等,这些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够清晰,使得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无法统领对经验材料的分析。

  

陈霖教授提出,文章目前的经验材料使用具有一些推论性质,对于技术架构的论证不能仅仅从宏观层面入手,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经验材料的挖掘和整理。此外对于马诺维奇的理论与当下的经验如何共鸣,也应当更扎实的思考。最后文章谈到的技术具身问题,仅从具身美学的视角进入是不足的,需要与更多的理论积累与思考。

  

  

图为学员周夏宇正在报告论文

周夏宇以河北博物院为对象,进行了实地的田野研究,考察河北博物院与其所在城市——石家庄的关系。研究围绕博物馆媒介的三重意义展开:生产地方性的展演媒介、建构集体记忆的地理媒介、打造参与式公共空间的交往媒介。作者提出,提升参观者的体验,形成更丰富的意义协商空间,需要提升对人们文化惯习的培养。同时要采取民族志博物馆的思路,邀请更多市民分享生命史与物证,讲述“市民创造城市”的故事。

  

图为周海晏副教授正在点评

陈霖教授与周海晏副教授就文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霖教授肯定了作者在研究中的敏锐性,其所关注到的围绕博物馆的空间争夺等现象是十分有价值的。从传播学视角切入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的做法是十分有启发性的。但在具体的书写中未能回应论文的标题,内容流于一般性的描述,同时过于绝对的对博物馆媒介的三重意义进行切分使得论文的逻辑产生了模糊。最后作者在引用等学术规范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注意。周海晏副教授认为,论文讨论博物馆作为城市界面的意义,不选择最直接的石家庄市博物馆,而选择河北博物院,需要给出学理根据。论文对“城市界面”的核心概念缺乏学理上的梳理。作者可进一步考察博物馆在“文化互动界面”意义上的传播实践,以此来拓展现有的研究。

  

图为黄旦教授进行工作坊总结

此后,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黄旦教授对工作坊进行了总结。黄旦教授表示,工作坊给予每篇论文一小时的讨论时间,在学术活动里是非常奢侈的。我们把工作坊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交流和培养人才的事业来安排,这正是工作坊的用意所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位学员的选题都跟当下数字时代的现实密切吻合。这反映了我们参与者的敏感,同时也是我们工作坊试图想推动的,用新的眼光、新的领域来拓展我们的研究。从入选文章涉及的范围来讲,与举办的初衷是吻合的,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我们办这个工作坊的目的,跟参与者的目的未必是一致的。我们希望是通过工作坊来推动对学术的一种认知的:什么样的研究是合适的,什么样的研究是不合适的,什么是学术研究,什么不是学术研究,这背后是有信念的。不管来参与工作坊的学员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希望通过参与,能够体会到我们举办方对学术的基本认识。工作坊不是开门诊,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希望有个总体的条理,通过工作坊的整个过程,让学员们能体会到背后的对于学术的理解、体验和理念。

  

一天半的工作坊下来,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呈现出来的文章,在研究里面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把学术研究当成了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看到一个现象或者读到一个理论,就顺着这个思路去写了。于是做学问就变成了自说自话,没有任何交集的对象。我对话的前人的研究是什么,我是在什么意义上对前人做出修正、做出创新都是写文章要考虑清楚的。们不能做知识劳工,要做知识的创造者。要东张西望、瞻前顾后,不能自作多情、一厢情愿。从总体来看,我们的学员在做研究的时候,没有追究自己的问题有什么价值,是什么意义上的问题。所以呈现出来的或者是常识,或者是把常识理论化,用学术的话语来表达了常识。常识要回到学术,学术同样要回到常识,要用学术研究揭示出我们平常经验里面没有体会出的东西,这样的学术才是有意义的。

  

最后再谈谈期待,希望各位参加的老师和同学能把工作坊里的点评和交流带回去好好地悟一悟,不要急功近利,急忙修改,而是思考一下在工作坊里得到的究竟是什么,在学术上到底促进了什么。同时希望大家还是要继续阅读,从工作坊的总体情况来讲,我觉得我们的阅读基础实在是太差,千疮百孔。要自己给自己去找书看,一个学者不会自己找书,不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那是永远不可能有进步的,永远只能处于一种焦虑之中,就事论事的、功利性地写文章。所以要去找书看,不要等别人来告诉你看什么书。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问是做不成的,有了阅读量学问也未必做得成,但是没有阅读一切免谈。

  

最后希望学员之间以后还能有交流,能够互相促进。学术的改变是需要互相激发的。这也是我们办工作坊的一个目的,通过这样的联系,彼此之间能够共享学术的理解,慢慢的整个研究的风气就会改变。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